“肾虚”不只是“肾”虚

       提及肾虚,人们马上想到的是肾脏出现问题或者是性功能障碍,其实这都是对肾虚的误解。
中医中的“肾虚”指的是因为脏腑的功能不足而导致的身体能量不足,所以“肾虚”有可能出现在任何人身上,甚至是任何部位。因为中医没有解剖学,所以无论是“肾虚”还是“脾虚”,都不是特指某个部位,而是对一种身体状态的描述,因此“肾虚”可以涉及身体的各个部位。


       在中医中,“肾虚”是最后发生的,所谓“久病及肾”,就是说身体过度消耗会加快衰老速度,到最后一般都会出现“肾虚”,而任何一个部位用得时间过长或者强度太大的时候,都会发生局部的“肾虚”。
如一个人曾经膝盖受过伤,几年后患处虽然痊愈,但膝盖比其他地方更容易怕冷,遇到刮风下雨时膝盖最先出现不适的现象,这个时候就是膝盖“肾虚”。而一个人上了年纪或者因为身体不健康,疾病消耗会让他们比别人更怕冷,这种情况就是整个人“肾虚”的表现。


       如何判断是不是“肾虚”呢?如果是肾虚的话最明显的表现是怕冷。全身或是局部的怕冷,在中医中要用补肾的药,最常用的是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金匮肾气丸是补肾阳的,这两个并不矛盾,肾阴和肾阳是蜡烛和火苗的关系。肾阴相当于蜡烛,是根本;肾阳相当于火苗,是表象。肾阳足而火苗旺,肾才不虚,那么身体才不会怕冷。想要肾阳足不能只调亮火苗,而蜡烛也必须足够地燃烧,所以补肾阳一定要建立在补肾阴的基础之上。补肾阳的金匮肾气丸,实际上是在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另加了两味补肾阳的药。


       对此一般建议先从六味地黄丸开始吃,保证蜡烛充足,如果药效不佳再换成金匮肾气丸,在补蜡烛的同时加旺火苗。


文/王浩

2019年11月14日 11:35
首页    中医养生    “肾虚”不只是“肾”虚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