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切实保障中小学生的健康,关乎每个孩子未来的全面发展;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康;关乎健康中国行动的未来前程。

为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要求,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体育总局从各自的角度做出工作部署,大力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主题推进活动在河北举行 

 

image

教育部副部长、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委员、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工作组组长钟登华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主题推进活动。

 

2019年12月,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主题推进活动在教育部定点扶贫县——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举行。

教育部副部长、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委员、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工作组组长钟登华出席活动并讲话。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与信息化司副巡视员卢春山介绍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情况。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工作组副组长王登峰出席活动。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王宝山出席活动并致辞。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主持活动。

活动中,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宣读了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主题推进活动倡议书。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工作组成员,教育部教材局、职成司、高教司、体卫艺司、科技司、学生司等司局负责人,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媒体代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威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500余人参加活动。

 

“一增一减一保障”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教育部副部长、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委员、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工作组组长 钟登华

 

  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是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一增一减一保障”的主体思路牵头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一增”是指增加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持续强化学校体育,增加学生课外锻炼时间,不断深化“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

“一减”是指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把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减下来,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走到阳光下、走向运动场,主动积极防控近视。

“一保障”是指健全政策制度体系,确保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增上去;确保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减下来。
当前,“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小学健康促进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但深入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的同时,也面临着“小眼镜”“小胖墩”等中小学生健康问题亟待解决、思想观念亟待转变、师资配备亟待加强、场地设施亟待改善、经费投入力度亟待加大等现实困难。

  中小学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广大中小学生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深入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为健康中国打牢根基。

 

抓牢中小学健康促进黄金时期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与信息化司副巡视员 卢春山

 

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在健康中国行动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发展的基础时期;是行为与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接受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水平的黄金时期,是对健康进行投资的最佳窗口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制定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认真回应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关切。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促进活动,对其他14个专项活动,也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和支持。要把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放到健康中国建设大局中去认识,放到健康中国行动全局中去推动。

同健康中国行动其他专项行动一样,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也要在推进上有组织、有机构,在过程与结果上有监测、有考核。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设立了15个专项行动工作组,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在专项行动组精心组织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力领导下,充分履行主责部门和各相关主体的职责,形成包括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在内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完满实现。

 

 多举并行,培养健康接班人 

 

钟登华强调,下一步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要求,从7方面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1.完善政策制度

      研究出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学校美育、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文件。

2.强化学校体育

      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

3.深化健康教育

      持续推进“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研制大中小幼一体化健康教育大纲,组建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配齐配强健康教育教师,加强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校医队伍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固化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

4.落实减负措施

      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

5.持续防控近视

      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研制出台近视防控评议考核办法,从2019年开始实施评议考核,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机制,持续推进宣传教育,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着力抓好市、县、校责任落实。

6.推进体质监测

      完成新一轮五年1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与监测,为加强中小学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实证数据支撑。

7.提升治理能力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健全制度体系,压实主体责任,创新方式方法,巩固工作成效,着力提高中小学健康促进工作治理能力和水平。

 

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倡议书

健康与生命相连,生命靠健康促进。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主题推进活动向全国广大师生和家长发出倡议:

1.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把“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作为行动准则和健康生活理念,追求健康,管理健康,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提升健康素养。学习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主动防控近视,绿色文明上网,控制电子产品使用,不吸烟、不饮酒,维护公共秩序,礼貌谦让,做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新时代学生。

3.加强营养健康。为孩子科学搭配餐食,引导孩子规律用餐、保持营养平衡、维持健康体重。

4.积极参加运动。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培养体育爱好,提高运动技能,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5.关注心理健康。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阳光自信、诚信待人。

6.建设健康环境。参加爱国卫生运动,营造绿色环保校园,保持室内卫生、责任区卫生,引导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创造健康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7.传播健康知识。以科学态度和精神,主动学习和传播科学健康知识。

8.掌握健康技能。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积极学习和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对中小学校教育工作的要求

1.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2.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

3.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健康要求的学习环境。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4.中小学校要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要了解其视力情况。

5.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

6.根据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设置相应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教授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培养健康教育教师,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7.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屏幕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8.加强医务室(卫生室、校医院、保健室等)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设备。加强中小学校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学校入学体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提醒身体健康状况有问题的学生到医疗机构检查。加强对学生营养管理和营养指导,开展针对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中小学校食堂禁止提供高糖食品,校园内限制销售含糖饮料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

9.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关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

 

 相关链接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合格率为91.91%,优良率为30.57%。2016-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及格率由12.0%下降至8.09%,下降了3.91个百分点;良好率由21.9%上升至24.37%,上升了2.47个百分点;优秀率由4.6%上升至6.2%,上升了1.6个百分点。

2015-2018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师人数增加了8万余人,美育教师增加了12万余人,体育馆面积增加了1000多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增加了1亿多平方米。


用经营权换取专业课程资源

江苏省锡山高中校长唐江澎介绍,该校依据学生学习需求,除传统的篮、排、足球以外,还开设了包括游泳、击剑、跆拳道、自由搏击、瑜伽等16个运动项目课程。学校以体育场馆经营权换取专业教练与专业课程等优质资源,引入B级足球教练、德国击剑教练等21人,同时将外聘教练纳入教研组管理,实现教师与教练共同发展,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享有专业化指导。

唐江澎表示,学生在每学期18周的教学时间中,“每天锻炼1小时”的天数比例,由2005年的43.1%上升到2016年的100%,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提高显著。

 

文/本报记者 侯杰 冯超

2020年1月14日 15:28
首页    健康中国行动    文字列表    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