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道培:不破楼兰誓不还
陆道培,1931年生,今年92岁,血液病学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骨髓移植研究中心2016年杰出贡献与服务奖获得者。他率先在亚洲成功开展同基因骨髓移植,参与创建中华骨髓库,主导创建脐血库,是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奠基人与不断推动者。
近日,陆道培听到了自己一手创办的血研所传来的好消息:一名高危白血病并伴有多项合并症的77岁患者成功完成移植并出院。这距他当年完成亚洲首例骨髓移植,已过了58个春秋。他高兴地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后人总要胜过前面的人。”
曾经的“后浪”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那年1月,32岁的陆道培就在医学界放了颗“原子弹”。那时,陆道培的前辈们也曾感慨:后生可畏。
“这个患者可以说是全世界骨髓移植以后活得最长的人。”陆道培说,自己至今还跟她有联系,不时进行随访。当年的患者叫张秋兰。2021年,80岁的她,一定要去看望陆道培,那位让自己多活了近一个甲子的先生。
1964年之前,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绝症。医生们眼见患者在生命线上挣扎,却无法拉一把。“我从前做血液病工作,我父亲是反对的。他说你看我做眼科,治一个好一个,后面跟着都说好,患者都活着。你要治疗的是白血病,能治活的很少。”陆道培回忆说。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苦苦寻找那把走出迷宫的钥匙,百业待兴的新中国,疑难病的救治更是困难重重。“那个时候很多血液病患者都觉得没希望了,我晚上十一二点钟还在病房里,他们鼻子出血了,我给他们堵。用完的玻璃片自己刷,现在不可想象了。”陆道培说。
创造条件 寻找炬火
1955年,大学毕业的陆道培坚持选择服从分配,去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中央人民医院。进入血液病研究领域,举步维艰的陆道培,选择一步步往前挪。没钱买存放血样的盒子,他找西直门桥下做簸箕的老人定制;没有液氮罐,他找北大和中科院的朋友帮忙制作。
在女儿陆佩华的心里,父亲的人生字典里似乎没有“难”字。“那时候连抽骨髓的针头都没有,都是他一步步研发出来的。用他的话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提及此事,陆道培却云淡风轻:“中国的创业,都是这样。”
创造条件,谈何容易?那是夜班后舍不得补觉,揣起馒头扎进实验室的8年;那是黑夜连着白昼,失败接踵而至的8年。孤寂的寒夜,把自己裹进大衣里的陆道培,终究找到那束炬火:张秋兰移植同卵双胞胎妹妹的骨髓,痊愈存活。
同卵双胞胎之间可以骨髓移植,兄弟姐妹之间有没有可能?哪怕生的希望只是多出一毫一厘,陆道培也愿意为之千百次地尝试。1981年9月30日,一位身患急性白血病的大学生成功移植了哥哥提供的骨髓,这也是我国首例异基因骨髓移植,开创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先河。陆道培用毕生的努力告诉学生,为了患者,就得“不破楼兰誓不还”。
鲐背之年 壮心不已
少年时的陆佩华一直不懂,父亲为什么总把家里电话、地址都告诉给患者。直至成为家里的第六代医生,陆佩华才真正理解父亲当年的回答:他们要活下去。
一日医者,终生仁心。89岁时,陆道培还出现在早8点的病房里,仔细询问患者的情况。对一名医生来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眼见病患挣脱死神之手,“活下去”。
热血未凉,壮心不已。鲐背之年的陆道培,每天还要坐在电脑前,看看英文资料,了解国际上有关血液病的最新进展。恰如他给自己的书房起的名字:晏成书屋。“中国有一句话叫大器晚成,晏成就是晚成。这个名字用来鼓励自己年纪大了,也要努力工作。”陆道培说:“我对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没有丝毫后悔。”
文/冯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