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再挂帅 支援边疆新医疗——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雷
“热血青春,戍边西藏。今日领命,剑指南疆。老骥伏枥,再创辉煌。悠悠东土,佑我西征。”这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执行院长张雷去年8月出发援疆前写的一首诗,也是他从医37载的生动写照。
图为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完成医院首例扩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手术。图/刘劲松
挂帅——再赴边疆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将兵团纳入了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确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为输出医院,依托一师阿拉尔医院在阿拉尔市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授权挂牌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2022年,在阿拉尔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张主任,要有心理准备,我们考虑让你远赴新疆兵团阿拉尔,牵头负责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2022年6月,浙大邵逸夫医院谋划将“邵医模式”平移至新疆阿拉尔,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由谁挂帅出征,院长蔡秀军权衡再三,最终将张雷作为首要人选。
蔡秀军缘何相中张雷?可以从张雷的简介和简历中找到答案。
张雷是浙大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和头颈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耳鼻咽喉和头颈外科临床工作3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担任浙江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1986年,张雷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毕业,怀揣着“好儿男志在四方”的壮志豪情,远赴西藏,以“医”戍边。1993年,张雷转业回到家乡杭州工作,1994年浙大邵逸夫医院组建,他担任医院耳鼻咽喉和头颈外科医生,参与医院建设。2015年,张雷出任浙江大学明洲医院医疗副院长。2019年任浙大邵逸夫医院紧密协作型医院衢州市龙游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在此期间,张雷业绩突出,带领龙游县人民医院荣获浙江省“山海提升工程优秀奖”。
再赴祖国边疆工作,家人均表示反对。张雷已年满59岁,毕竟再过一年就可以退休,而杭州一所民营医院已有意向,等张雷退休后以100万元的年薪聘他出任院长。
“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就要看担当。党培养了我多年,我怎么能临阵退缩?”张雷极力劝说家人。当时,一师阿拉尔市发生的一件大事、喜事助了张雷一臂之力。6月16日,阿拉尔塔里木机场通航,开通了杭州至阿拉尔的航线。两地往来快捷了,坚定了张雷挂帅出征的决心,也成为他说服家人的理由。
2022年8月10日,张雷率队,浙大邵逸夫医院25位专家经过8小时飞行,从钱塘江畔的繁华都市来到塔里木河边的军垦新城阿拉尔。
“在阿拉尔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生动实践。我们要将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建成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准科研创新和转化平台、高效率健康管理体系和高水平医院管理高地。新时代新使命,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我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张雷说。
图为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院长张雷在重症监护室查看患者情况。图/王勇
破题——化解边疆群众“看病远、看病难”
2023年4月10日,在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骨科一病区,通过多科室医护人员通力协作,为刚刚步入30岁的装修工人张志伟成功接活了被墙砸断的右臂。
“我感觉不错!”做完手术的张志伟轻微动了动“重获新生”的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首例成功实施离断手臂再植手术。几年前,像这种“大肢体离断再植手术”,在阿拉尔医院还无法进行,需乘机转入乌鲁木齐市救治。因路途遥远,稍有疏忽将给患者造成巨大遗憾。
“去年,南疆地区有两例断臂病人被送往乌鲁木齐救治。我得知后,心里一直有遗憾。此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也完全能做好‘大肢体离断再植手术’。以后,同类患者再不用远赴10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市救治了。”张雷说,“通过这个例子,我更觉得当初的选择是值得的。时间就是一切,像这种肢体再植手术黄金时间只有6小时,胸痛、卒中等疾病,也根本没有时间让患者远赴外地救治。快速提升医院医疗水平,让更多患者不用远赴外地医治,这是当务之急。”
张雷还记得一名特殊的患者。10年前,阿克苏王女士患了痉挛性发音障碍,远赴浙大邵逸夫医院得到了有效医治,但此后每隔半年都要前往杭州注射肉毒素针剂,来回奔波,令她苦不堪言。如今,王女士的这种苦恼没有了,来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就可以注射肉毒素针剂了。
快速提升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惠及更多像张志伟、王女士一样的新疆各族职工群众,解决他们看病远、看病难。这正是张雷选择再次出征边疆的初心。
零的突破!2023年2月16日上午,我国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由浙大邵逸夫医院通过国产原研微创手术机器人操作系统为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一名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实现了我国5G超远程机器人人体肝胆手术零的突破。不但患者不用跑腿,医疗专家也不用远途奔波,有效节省了医疗资源。
自2023年2月以来,新疆首台“优路”铥激光启用、铥激光泌外技术手术、首例扩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手术、首例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先后在医院实施。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疗新技术实践应用,张雷对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图为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张雷带领团队开展手术。图/刘劲松
谋局——勇攀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峰
张雷说:“视野局限在阿拉尔,穿新鞋走老路,难以完成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神圣使命。只有跳出阿拉尔看阿拉尔,才能看得更远,才能更深刻理解在阿拉尔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重大意义。”
从一开始,浙大邵逸夫医院就从立足南疆、面向全疆、辐射“一带一路”沿线的战略高度谋划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关键在人,核心是人才。”张雷表示。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是引进人才,积极协调各方,争取更好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具有戍边报国情怀的优秀医护人才加入进来。二是培养人才,培养医院优质潜在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每年选派近70名医护及管理人员赴浙大邵逸夫医院,力争几年内让医院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到浙大邵逸夫医院轮训;与塔里木大学医学院达成两院临床教学、学生实习等合作事宜,建立联动机制,成为塔里木大学附属医院,让更多塔里木大学医学院优秀学生有机会到浙江大学医学院学习,让他们视野更开阔、医学基础更扎实;邀请更多“邵医”专家团队来医院教学,培养更多的本地医护人才,快速提升本院医治能力和服务水平。
善谋者远,实干者成。谋得远更要干得实,张雷将浙大邵逸夫医院管理、技术和品牌“三个平移”作为抓手和着力点,有效推进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建设。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各种委员会覆盖了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委员会成员由基层一线的专家主任、护理人员组成,一线发现的问题先由委员会讨论、研究,最后提交院长办公会来作决策,真正做到自下而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全员都参与医院管理,潜移默化影响全体员工上下同欲、勠力同心,共同建设好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随着“邵医”特有的委员会制管理模式平移,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管理正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
技术平移,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浙大邵逸夫医院专家入驻短短9个月,创造了20余项首例。2023年一季度,急诊人数同比增长11.7%,出院人数同比增长14.7%,上转人数同比下降33.4%,四级手术例数增长117%。
“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给您真诚、信心与爱”服务理念平移。医院倡导“高层领导为中层领导服务,中层领导为基层员工服务,基层员工为病人服务”的服务理念。
科室配套超声等检查,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急诊患者在急诊科完善相关检查后经专科医生快速评估需要立即手术者,无须进入病区,可直接进入手术室进行治疗,为患者抢救争取每一分、每一秒的宝贵时间。
单人单间诊治,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全院一张床”服务举措,有效解决“部分科室人等床、部分科室床等人”的资源不均衡现状,最大限度保障了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新建停车场,有效解决了患者就医停车难。
“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考虑更多”的服务理念已深深植根于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渗透到医院服务的每一个流程和细节中。
“以员工为主体”,医院所有领导、行政人员为一线医护人员服务,每季度召开优秀员工座谈会,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了员工归属感、自豪感、幸福感。
如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宏伟蓝图已有序展开,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已正式揭牌,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和应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以微创技术诊治中心、呼吸危重症诊疗中心、肿瘤诊治中心、妇儿急危重症诊疗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为重点的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未来几年,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医院--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将在阿拉尔拔地而起,她将协同下属的心血管医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为阿拉尔辖区及周边地区提供更优质更精准更温暖的医疗健康服务。
文并图/本报记者 郭祥倩 通讯员 石继良 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