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强肌健骨 防治骨松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导致患者容易出现骨折的全身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初期无明显症状,极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进展,骨量不断损失,骨微结构悄悄发生变化,患者可感觉到乏力,甚至出现骨痛、易骨折等问题。严重骨质疏松还可导致身体出现驼背等变形情况。骨质疏松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图为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卫生健康局、石碣镇计生协联合开展“家庭健康大讲堂之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讲座,为居民介绍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知识。图/通讯员 刘秀兴
预防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相伴而生,肌量下降将引发并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而骨骼强度降低也将促使肌肉量减少和功能退化。肌肉减少症群体的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但又常常被忽视,因此希望大家重视肌肉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联,更好地应对骨质疏松症,并预防脆性骨折的发生。
中央电视台评论员、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表示,随着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应当更加关注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的预防。白岩松说,希望人们在80岁时,第一是体重正常,第二是不缺牙,第三是没有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白岩松呼吁大家重视健康,并积极行动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骨质疏松并非女性专属疾病,男性骨质疏松也并不少见,而且研究显示,男性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后的危害甚至高于女性,且男性在老化过程中肌力下降和肌肉量减少的速度比女性更加明显。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业务一部主任方旭东呼吁公众增加力量锻炼,促进肌肉和骨骼健康。对于儿童青少年,建议提高运动强度,促进峰值骨量的提高。
快速自测知晓风险
如何知晓骨质疏松的风险?当人感到肌肉无力、爬楼困难、提东西没有劲头的时候,应当意识到肌肉和骨骼的流失,提倡40岁以后开始骨密度筛查,及时了解骨骼健康状况。
同时,调查显示,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人群的步速明显低于正常群体,步速测试同样可用于肌少症和跌倒风险的筛查与评估。如果步速等于或低于0.8米/秒,提示应当进一步进行肌肉量和骨密度的检查。
更为简便的方法是测量小腿腿围,小腿最粗处腿围小于33厘米,或者用双手食指和拇指环抱小腿最粗处,如果能够抱住,则提示存在肌少症风险,应进一步进行肌肉量和骨密度的检查。
“有钱难买老来‘瘦’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教授提醒老年人,肌少症增加老年人跌倒、骨质疏松、骨折和全因死亡风险,不要越老越追求苗条,相对于“有钱难买老来瘦”,更应该倡导“有钱难买老来‘瘦肉’”。
于康给出了肌少症营养管理的建议,在合理摄入蛋白质方面,建议每一公斤体重摄入1.2-1.5克蛋白质,并均衡分配在三餐之中,例如:早晚各一盒牛奶;1-2个鸡蛋;3-4两瘦肉(红肉1两,加去皮鸡鸭肉2-3两或鱼类3两);豆腐1-2两,以及运动后补充适量蛋白粉等。同时,还应注意适量补充钙、维生素D、Omega-3脂肪酸、抗氧化营养素等。
牢记防跌倒12字口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室主任段蕾蕾表示,在我国,跌倒是老年人发生创伤性骨折的最主要原因。希望大家能记住防跌倒的12字口诀:要锻炼、要服老、要适老、早治疗。
要锻炼:任何时候开始防跌倒的锻炼都不晚,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金鸡独立、提踵、坐站、八段锦、弹力带练习等锻炼。
要服老:接受增龄导致身体机能退化的现实,接受使用必要的适老辅具。同时,早晨起床,起身、站立,走路、上车等动作一定要“慢一点儿”。
要适老:建议有老年人的家庭进行必要的适老化改造,包括灯光适宜、地面平整防滑、安装扶手、通道顺畅等。
早治疗:老年人应积极治疗骨骼肌肉疾病、眼部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前庭功能疾患等,如发生跌倒,无论受伤与否都要及时告知家人或医生。
远离骨质疏松 争当“硬骨头”
“没有摔跤却骨折”“一声咳嗽就能将脊柱震折”,这可不是玩笑话,骨头“咯嘣脆”可能是患上了骨质疏松。你了解这种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的慢性疾病吗?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对此并不重视,发生骨折后才知道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在世界骨质疏松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聚焦骨质疏松患者的真实案例,不要让骨质疏松成为健康路上的“绊脚石”。
图为10月1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医院骨科特聘主任、副主任医师黄兆波,为群众普及健康骨骼知识。图/通讯员 张芳 刘劲松
出行靠轮椅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成“元凶”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杨女士今年30岁,虽是而立之年,轮椅却成为了她的“出行工具”。近日,杨女士被家人推着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质疏松科就诊。
两年前,杨女士在当地医院诊断患有骨质疏松症,随着病情愈发严重,导致逐渐出现胸椎、腰椎、髋部的多发性骨折,甚至无法下床行走。杨女士及家人不甘就此放弃,于是来京求医。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质疏松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海翎向杨女士详细询问病史后,建议其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六大激素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骨代谢标志物检查等骨质疏松常规病因筛查项目。经筛查,杨女士体内的肿瘤指标偏高,结合其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状,陈海翎判断很有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凭借丰富的诊疗经验,陈海翎决定在给予杨女士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上,帮助她尽快转诊到血液科,针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进一步治疗。
骨质疏松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不仅可见于老年人群,也可以发生在青年或中年人群,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常常合并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与单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比,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情况可能更为严重,也常常被原发病的表现所掩盖,不容易早期发现。
“接诊的5位骨质疏松患者中就会有1位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陈海翎介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类风湿、多发性骨髓瘤等数十种疾病都可能引发骨质疏松,像杨女士这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在门诊中并不少见。因此,建议大众一定要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早防早诊早治骨质疏松症。如果查出患有骨质疏松症时,切忌自行补充维生素D和钙,应科学就医,及时完善筛查,明确病因,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调节补充剂剂量并给予专业指导。
小伙患骨质疏松症竟是因为“懒”
在很多人看来,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实际上,骨质疏松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会患上骨质疏松。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内科主任医师李冠介绍,工作中他曾遇到这样一位患者。28岁的小王感到浑身疼痛,以为是风湿病,遂到医院就诊。
面诊时,李冠发现小王肤色较白,但手指和牙齿的颜色都比较黄,于是建议对其身体疼痛部位进行X光片检查。拿到检查结果后,李冠判断小王为骨质疏松症。
“不会吧,我才20多岁,不可能得这个病的!”小王认为自己这么年轻,并不相信医生的判断,于是气冲冲地离开了医院。
过了一段时间,李冠在诊室中再次见到了小王,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小王的手臂被厚厚的石膏固定着。他哭丧着脸说:“我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手就断了!”因此,小王希望接受抗骨质疏松的治疗。 X光片可以对骨量进行基本判断,但不能准确诊断骨质疏松,李冠建议小王进一步进行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测定结果证实了李冠的判断。李冠介绍,骨密度T值可以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程度,正常骨密度T值是1到-1之间,低于-2.5就是骨质疏松,而小王的骨密度T值为-4.0。
在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疾病后,李冠详细询问了小王的生活习惯。小王开车上下班,平时基本没有体育锻炼,很少晒太阳。由于工作习惯,他每天要抽2-3包烟,喝很多杯咖啡。工作压力给小王带来了健康焦虑,小王加入到养生的“竞赛”中,“听说长期吃素食有益健康,我已经2年没有吃过肉了”。
“小伙子,你除了要正规服药治疗骨质疏松以外,还要改正一些比较懒的生活习惯。”李冠表示,预防骨质疏松症,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运动可以使骨骼更强壮,有助于增强机体反应力,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肌力的提高和骨质疏松的预防。另外,要均衡饮食,饮食和营养摄入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应多吃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同时,改掉不良嗜好。“吸烟是一个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会把你的骨头掏空。”李冠介绍,过量饮用咖啡会增加钙排出,导致钙流失。要增加日光照射。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关键作用。
咳嗽一下竟然骨折 警惕“沉默的杀手”
一些人不认为骨质疏松是一种疾病,觉得年龄大有个腿脚疼痛或是骨量下降都是正常的,吃些钙片就能治好骨质疏松。实际上,这些错误或是片面的认知,让不少患者错失了早期干预的机会,直到出现骨折才意识到骨质疏松的危害。
耄耋之年的俞阿婆身体一直很好。但刚刚入秋就感冒了,用力咳嗽了一下,第二天竟然腰疼得起不来床。俞阿婆和家人回忆,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劳累,也没有受伤,腰为什么突然这么疼?
于是,俞阿婆在家人陪伴下来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骨科就医,主任医师陆明为她进行了细致的相关检查。结果显示,俞阿婆腰疼是因为剧烈咳嗽导致的骨质疏松性胸12椎体压缩骨折。
俞阿婆的儿女孝顺,平时被家人精心照顾,怎么会骨质疏松呢?甚至咳嗽一下就骨折了?陆明为大家进行了解答:老年骨质疏松是一种隐匿性的疾病,通常没有临床症状,但是当患者出现骨痛、肌无力、脊柱变形、身材缩短及骨折等症状时,说明患者的骨质、骨量流失已经非常严重了,临床上称之为“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会导致轻微外力下的骨折,如俞阿婆的胸12椎体骨折。严重的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并发症会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因此,骨质疏松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被称为“人生最后的骨折”。
因此,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治疗骨质疏松是很重要的。陆明建议骨质疏松的好发人群定期检查骨密度,尽早发现骨质疏松,进而进行防治。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骨密度测定结果或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发现骨质骨量减少或丢失,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防治骨质疏松,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重要环节,需要足疗程接受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同时在医生指导下提升钙、维生素D等营养的摄入,同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文/本报记者 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