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医疗诊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基础疾病得以提早发现,实现早治疗,以确保整体治疗效果。儿童心力衰竭的出现会危害到儿童健康,严重时将危及患儿生命,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大医学问题。那么,什么是儿童心力衰竭,与成人心力衰竭有什么区别呢,又该如何护理?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儿童心力衰竭,通过有效护理措施让儿童快乐与健康成长。

 

什么是儿童心力衰竭

儿童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患儿心脏结构功能出现异常改变的情况;患儿心室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出现障碍,使得血输出量不足,从而不能满足患儿机体正常需求并伴有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征。儿童心力衰竭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因素之一,是必须解决的儿科医学问题。

由于儿童与成人的病因、年龄与血流动力学存在差异,所以儿童心力衰竭的表现势必会与成人不同。那么,儿童心力衰竭与成人心力衰竭存在什么差异呢?下面向大家介绍儿童心力衰竭较为明显的一些外在表现。

1.交感神经兴奋与心脏功能下降

患儿心率变化情况与成人不同,其中婴儿心率会超过160/分,学龄前儿童心率一般是大于100/分。患儿因神经兴奋会出现易怒等情绪异常,而且多伴有食欲不振的情况。部分患儿活动量减少,但其头部多汗,这是因交感神经过于兴奋造成的。一些患病的新生儿和婴儿可能会出现心脏扩大与肥厚的情况,出现奔马律,儿童脉搏出现无力的情况,其血压偏低,四肢发冷并伴有皮肤花斑。儿童也会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不增加、易疲劳和较虚弱的情况,同时,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其他表现。

2.肺循环充血

心力衰竭患儿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开始加快,婴儿的呼吸频率可高达60-100/分。部分患儿如果心力衰竭严重,呼吸困难且加重,将出现三凹征。若婴儿出现左心力衰竭,会有明显哮喘声,呼气阻塞,易引发阻塞性肺气肿。患儿会因肺泡聚积而出现湿啰音,部分患儿因肺泡积液过多会影响到正常的气体交换,导致发绀。儿童左心力衰竭还会出现运动后呼吸困难的症状,并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喂养困难或者哺乳时间较长等多为心力衰竭婴儿的表现,且婴儿更喜欢垂直拥抱。如果患儿支气管黏膜充血,还可能引发各种类型的咳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儿咳嗽情况严重,同时伴有发烧症状,要警惕肺部感染。

3.体循环静脉充血

患儿肝脏出现肿大情况,边缘钝,出现一些疼痛感或者压痛感。如果患儿肝部长期充血可能会出现轻度黄疸。心力衰竭患儿还可能出现颈静脉怒张的情况、手背静脉出现饱满的情况。部分心力衰竭患儿皮下会有水肿,一般腹水或者全身性的水肿多为大龄儿童,婴儿水肿情况一般不明显,但会有体重每天增加的情况,眼睑位置还会有轻度水肿出现。由于患儿内脏存在充血情况,患儿还会伴有腹痛症状,肝脏问题也会引起患儿腹痛。因儿童体循环充血的情况多是发生在左心力衰竭的基础之上,可能引发缩窄性心包炎和肺动脉瓣狭窄。可见,儿童心力衰竭表现与成人不同,治疗与护理也存在一定差异,因为儿童的身体比成人更加脆弱。

 

儿童心力衰竭护理措施

1.注意少量多餐

照顾心力衰竭患儿时,应帮助其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患儿不应吃得过饱,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从而有效减轻患儿心脏与肠胃的负担,促进患儿身体尽快恢复。家长还应注意控制患儿盐的摄入量,少让患儿吃含盐量较多的食物,减少水与盐在患儿体内滞留的时间,以免给患儿身体增加负担。若患儿水肿情况较为严重,不仅要注意控制每日盐的摄入量,还应观察水肿消退情况。若水肿情况已消退,那么可以逐渐恢复患儿的正常饮食,但依旧要注意不可摄入过多的盐。家长可以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种类多样的健康食物。例如,新鲜的蔬菜与应季水果,少给患儿食用生冷辛辣等具有一定刺激性的食物。患儿大便一定要保持通畅,多喝水、适当增加纤维素多的蔬菜,有效防止患儿便秘情况的出现。如果需要给婴儿喂奶,也应做到少量多次,注意哺乳过程中要防呛咳并及时给婴儿拍背。

2.防止皮肤感染

部分心力衰竭患儿下肢位置会出现水肿,还有患儿骶尾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情况。因此,家长一定要认真做好患儿皮肤清洁与护理工作,避免患儿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减少同一位置的持续压迫,预防患儿皮肤出现各种溃烂,减少发生感染的概率。

3.注意做好保暖

心力衰竭患儿因身体机能存在异常,所以自身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在护理心力衰竭患儿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从日常起居入手,注意做好患儿的保暖工作,根据天气情况适当给患儿增减衣物,预防患儿因温差过大而罹患感冒。若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势必会加重原有病情,需要特别留意。

4.适当补充钾元素

在治疗过程中,心力衰竭患儿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例如为缓解病情会使用利尿剂。那么,家长需要及时给患儿补充钾元素。在医生指导下,应按时按量服用补钾药物,也可以鼓励患儿多吃新鲜的橙子、香蕉,尽可能补充钾含量高的水果等食物。

5.保证卧床休息

在护理心力衰竭患儿时,要注意引导患儿卧床休息,缓解患儿烦躁不安的情绪,避免因长时间哭闹而引起不良反应。若患儿病情开始好转,之后可考虑增加患儿活动量,注意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运动后不应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家长及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儿反应,了解患儿呼吸与体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按时测量患儿脉搏与血压。部分患儿哭闹不安严重影响到正常休息时,要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

6.房间定时通风

患儿的房间要注意定时通风,同时控制好房间内的温度与湿度,以利于患儿在舒适的环境下安心休息。冬季也应定时开窗,让空气对流循环,通风时可让患儿在温暖的屋内休息,待完成通风后再返回自己的房间。

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儿童心力衰竭,也了解了儿童心力衰竭与成人心力衰竭的区别。家长谨记护理要求,严格按照科学方式做好心力衰竭患儿的日常护理,以助于保证儿童身体能够尽快恢复。

 

文/杨玲 王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23年11月3日 20:58
首页    妇幼健康    儿童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