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六)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要求,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积极探索出台生育支持措施,努力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为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4年3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开展“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经验宣传征集活动。活动聚焦2021—2023年全国100个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征集总结他们在组织领导保障、人口服务体系、托育服务发展、生育支持政策、优生优育服务、家庭保障措施、生育友好氛围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中国家庭报对部分征集案例进行摘编展示。
■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 构建生育保障体系 优化服务提质增效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决策部署,通过“七强化、七坚持”,积极推进生育友好城区创建工作。
强化政策支持 坚持高位推进
城西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认真研读优化生育政策,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区政府与8个镇办和相关职能部门签订优化生育政策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出台了《城西区贯彻落实〈“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实施方案》《城西区关于支持引导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等相关配套文件。同时,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开展教育质量、教育服务全区能力提升工程,投资2亿元启动1所小学改扩建项目,对区属小学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并更新设备,新建幼儿园1所。
强化部门联动 坚持协同发力
在推进优化生育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教育、人社等部门优势,构建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协调推进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落实。区教育局强化名师名校锻造工程,全面提高教育办学质量。区人社部门全面落实产假、育儿假等措施;区医保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医疗保障相关惠民政策。区财政局将计生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指导开展了“两项制度”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区发改局认真落实普惠和公办托育机构建设项目立项工作。区市场监管局做好食品安全督导检查工作,配合开展综合督导检查。区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医疗体系建设,文汇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完成乡镇卫生院及4个村卫生室的能力提升项目,并加强50个标准化母婴设施管理。
强化综合监管 坚持规范发展
将婴幼儿服务纳入全区经济规划,印发了《城西区“十四五”婴幼儿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并完成中期评估。完善和落实普惠托育机构运营补助、税费减免等各项支持政策。规范托育机构管理;开展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卫生保健等综合督导检查。
强化健康服务 坚持提质增效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优生优育全程服务系统化、连续化、规范化。与辖区内三甲医院建立了技术指导机制,并建立儿童孤独症初筛、复筛、诊断、康复为一体的工作机制和就医绿色通道。同时,积极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扎实做好围产保健、高危儿童管理、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并全面落实妇幼健康服务项目,将“两癌”筛查列入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中医融入妇幼健康工作,开展应用儿童中医外治、中医熏蒸等妇幼健康中医药适宜技术。
强化综合管理 坚持预防为先
建立“家庭医生+网格员”组队服务模式,不断拓展妇幼健康管理服务链。家庭医生从优孕策略,饮食营养,生活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等方面开展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做到预防出生缺陷关口前移。同时,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
强化家庭保障 坚持措施到位
从维护计生家庭合法权益、扶助计生特殊家庭、健全家庭关怀机制等方面强化措施,落实家庭保障,以“暖心温情”为主线,围绕“六项”重点工作任务,认真做好“三个全覆盖”。全面落实计生特殊家庭各项关怀政策。同时,持续推进“关爱女孩,呵护成长”助学活动。
强化宣传教育 坚持科学指导
聚焦健康热点,在母乳喂养周、出生缺陷防控日等节点,走进婚姻登记处、学校、社区开展妇幼健康科普宣传服务活动,并针对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制作短视频《阿吉阿布有话说》,有效引导家庭树立正确健康观和“自我是第一健康责任人”的理念。融合推进“康福家行动”“新家庭计划”项目,深入宣传贯彻国家、省、市关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利用传统媒体及网络新媒体开展宣传活动。
■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 主动作为 有力推进 营造生育友好氛围
高度重视 组织领导保障有力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区人口均衡发展领导小组,由巴宜区人民政府区长担任组长,分管卫生副区长担任副组长,发展改革、卫生健康、医保、教育、妇联和财政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明确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将人口均衡发展政策研究和措施执行纳入区党委政府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结合实际,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从实施母婴安全保障、提高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奖励、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高危孕产妇管理等多方面推进政策实施落地;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相关工作纳入巴宜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专人跟进政策实施落地,落实专项资金保障工作有序推进。紧紧围绕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促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保障计生家庭权益、持续深化服务管理改革、加强人口监测和战略研究等六项重点,主动作为,加强各部门紧密协作,有力推进。
人口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 措施推进得当
人口服务体系健全。逐步建立以区公立医疗机构(区人民医院、藏医院、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妇保专干)和村级卫生室(村医)为主的三级服务体系,健全乡(镇、街道)有机构及人员和村(社区)有专人负责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业务。推进基层人口家庭工作规范化发展。以乡镇卫生院为主力,以村级卫生室为抓手,从基层狠抓每年人口监测统计调查,形成村级居民人口信息台账;落实生育登记制度,加强对育龄妇女的健康指导和叶酸发放管理;实现全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采取信息化手段,建立全区公共卫生信息平台,落实全员人口信息应用管理工作。实现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联办。
托育服务发展领先。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指引,着力打通事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按照网格划分,社区充分发挥职能,围绕“一老一小”,积极完善社区托幼服务。区委、区政府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严格落实托育机构备案制度;全面实施辖区内备案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参照居民生活价格政策;加强对辖区婴幼儿服务机构的监管和巡查,将婴幼儿服务工作纳入区卫健委重点工作中,每年组织1期专题研究会议,定期安排卫生监督执法和疾控部门进行机构巡查。在全区率先推进托育服务发展。
生育支持政策完备。各部门按规定落实产假、哺乳假、产前检查陪护假、陪产假、父母育儿假、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等休假制度;积极做好生育政策宣传,借助每年三八妇女节、法治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生育支持政策宣讲,在各乡镇、村开展生育政策和优生优育宣传活动,鼓励推进育龄妇女产检工作;规范开展妇女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组织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幼儿教育,普惠幼儿园覆盖率100%。
家庭保障措施到位。巴宜区卫健委积极推动计生“两项制度”及“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等工作的落实。
生育友好氛围浓厚。巴宜区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连续多年将妇女儿童发展保障、生育友好等举措纳入巴宜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并付诸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氛围营造,借助巴宜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网信巴宜区微信公众号、巴宜区卫健委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尊重父母、儿童优先、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等新型婚育文化宣传;巴宜区残疾人联合会和巴宜区民政局在全区各乡镇、村开展“爱心传递、情暖人间”优生优育政策宣传及展示等活动;巴宜区卫健委牵头巴宜区人民医院多次在妇幼重大节日开展户外义诊宣传活动,组织东莞援藏妇幼专家下基层开展人口生育政策、孕产妇保健知识科普宣传,极大地丰富活跃了巴宜区生育友好氛围。巴宜区的群众主动落实国家生育政策蔚然成风,得益于巴宜区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得益于巴宜区各级各部门大力开展新时代人口和生育政策宣传活动。
文/本报记者 于潇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