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将至,别让血糖也入“寒冬”

冬至将至,逢壬数九。越来越冷的天气,也对老年朋友的健康产生了一定的挑战。糖尿病是老年朋友常见的疾病,在冬至来临之时,老年糖尿病朋友是不是也有以下的疑问呢?

 

  • 为什么我觉得冬天血糖波动更大了?冬天确实容易产生“季节性血糖升高”:一方面,为了抵抗寒冷保持体温,机体会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而这些激素同时会具备一些升高血糖的效果。另一方面,随着机体代谢的减慢,胰岛素的敏感性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加上饮食的因素,餐后血糖会变得更容易升高。

 

  • 天冷了食欲不好,吃的也不是很多,为什么血糖依旧控制不好?糖尿病的核心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因此不能单纯地考虑摄入量。进食的多少要结合自身的胰岛功能、及日常生活工作的热量需要综合考虑,单纯地减少进食并不可取,会存在低血糖、厌食、酮症等多种风险。另一方面,随着天气变冷,一些老年朋友喜欢进食热汤、热面等食物,这些食物在富含热量的同时,多数在烹饪时也会伴有高油、高盐,面食则还包含高碳水,在温暖脏腑的同时也会升高血糖。

 

  • 我吃的是无糖食品,为什么血糖还高?其实严格来讲,糖尿病里的“糖”应该是“醣”,并不仅仅包含白砂糖,也不一定都是甜的,淀粉、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都包含其中。所以,为了避免血糖升高,不仅是甜食,各种含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饮品都要“食可而止”,对于包装食品,应该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热量表,其中能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一目了然。只要进食含有热量的食品,血糖一定会有所升高,只是升高的快与慢、多与少的程度而已。所以,贪食、暴食、急食等都不可取。

 

  • 得了糖尿病还能吃饺子吗?作为冬至最常见的食物之一,饺子馅料可荤可素,可甜可咸,包含多种食材,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一般三鲜馅饺子升糖指数较低(约28%),但很多时候饺子馅会以肉为主,还会为了口感而加入适量肥肉增香,哪怕是素馅饺子或三鲜馅饺子,调制饺子馅时也会额外加油,况且,饺子一般还讲究“薄皮大馅”,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就使得饺子的脂肪含量偏高,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偏低。对于糖尿病朋友而言,饺子虽好,不要贪食,最好配合其它蔬菜一同食用。

 

  • 天气寒冷,还需要运动吗?对糖尿病朋友而言,运动是必要的,但并非多多益善,其得益于否取决于糖尿病朋友自身的胰岛功能:对于胰岛功能受损严重者,如1型糖尿病,运动要适度,过量的运动反而会增高血糖甚至出现运动后酮症;对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者,如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适当增加运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冬天户外天气寒冷,老年糖尿病朋友可以将运动改为室内活动,如散步、太极、做操等,无需追求户外剧烈运动,以防止跌倒或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 冬天用热水泡泡脚应该没什么问题吧?足部并发症是糖尿病需要重视的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神经功能减退和血液循环不良,对于病程长,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朋友,其对冷热刺激的感觉减弱,从而容易在泡脚时被烫伤或因保暖不当被冻伤,进而导致足部感染的风险增加。所以,泡脚并非不可,但应提前测好水温,方保无虞。

 

  • 冬天不想出门,我也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没必要定期检查吧?糖尿病之所以称为“甜蜜的杀手”、“寂静的杀手”,就是因为糖尿病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若是真正出现了无法忍受、需要就诊的不适,绝大多数都是糖尿病已经进展,出现各种并发症引发的不适,这意味着糖尿病已经对身体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害了。所以糖尿病朋友哪怕没有症状,监测血糖,定期随诊也是十分必要的。

 

  • 最近血糖一直控制得挺好,是不是不用吃药了?血糖之所以控制得好,并非是糖尿病本身已经痊愈,而是使用了药物控制的缘故;未经医生自行停药,很容易让已经控制好的血糖情况再次恶化。当然,药物剂量也并非一成不变,糖尿病朋友如果血糖水平持续稳定在理想水平,甚至稍有偏低,药物剂量也是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或减少的。总之,非特殊原因,药物的调整要循序渐进,应与医生沟通后再行调整。

 

  • 糖尿病是不是只用定期复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足够了?糖尿病本身不算可怕,可怕的是由于长期血糖升高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衰竭、失明、截肢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糖尿病朋友及其家庭的快乐和幸福。因此,糖尿病防治不仅要控制好血糖,还要远离并发症。抽血当日的血糖仅仅是一个点,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二者都不能完美描述血糖的具体变化趋势,因此,日常自我血糖监测也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糖尿病并发症早期一般少有症状,况且冬季寒冷,四肢发凉、感觉减退等糖尿病并发症表现容易被掩盖,所以更需要定期完善尿微量蛋白、眼底检查、血管超声等并发症检查。

 

  • 得了糖尿病,还能长寿吗?健康长寿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糖尿病朋友若是血糖长期控制达标,同时定期复查,预防各种并发症,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依然可以保证,依然可以享受人生,享寿人生。

 

慢病管理不仅仅依靠医生。面对糖尿病,有思考,有疑惑,然后搞清楚、弄明白,避免误区,就能做到明明白白预防,轻轻松松治疗,快快乐乐过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医学科 程泽正博士 田巍主任医师

2024年12月21日 09:03
首页    家庭医生    寒冬将至,别让血糖也入“寒冬”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