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云教授:点亮健康中国,见证夫妻脑瘤康复路》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外科 周剑云 主任医师 科室负责人

 

大家好!我是一名医生,受邀投稿让我想起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那些感人的场景仍然常常浮现在眼前,我来讲给大家听听。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句话是古时候人们结拜夫妻时常常发的誓言,表现出结发夫妻患难与共、生死与共的决心,现代社会结婚时不这么说了,婚礼上,主持人问:XX先生,你愿意娶XX小姐为妻吗?不论顺境、逆境、健康、疾病都照顾她爱护她,都对她不离不弃?(愿意);XX小姐,你愿意嫁给XX先生为妻吗?不论顺境、逆境、健康、疾病都照顾他爱护他,都对他不离不弃?(愿意)。好,双方互戴戒指,新郎你可以吻你的新娘了。疾病是感情的试金石,在我行医生涯二十多年中就遇到这么一对夫妻,他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做手术”。

 

 

201035日,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外科迎来两位60岁的外地老两口来住院,二人都是脑瘤患者,都要求手术治疗,还要同一天手术,这可让医生、护士们为难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当时作为医疗组长迅速了解了情况。

 

先说说刘老先生,中等个子,多年疾病折磨,虽然有些消瘦,但腰背挺直,说话声音洪亮,早在42年前当兵时就发现右眼睑闭合不全,头CT检查未发现异常。我问:“其实那个时候就应该有病了,为什么没继续检查呢?”老先生幽默地说:“过去哪有现在的医疗条件,那时候当兵身体好着呢!一只眼闭不上打靶时就用它瞄准,打得准着呢!就没当回事儿。”14年前出现口角偏斜,在当地医院查头颅核磁共振示:颈静脉孔区肿瘤,听医生说手术难度大,做了手术口角偏斜也不一定能好,老先生拒绝了手术。2年前右耳前后鼓起了“包”,他心里明白肿瘤已经长大了,但他还是蛮不在乎的,直到老夫人也到了手术非做不可的时候,才想到也顺便把我的肿瘤切了吧。

 

再说说刘老夫人,花白的头发,话不多,说话时还要时不时看看刘老先生,眼神中似乎征求刘老的意见。18年前因头痛、恶心在当地医院查头CT发现颅内肿瘤,做了开颅手术治疗,手术证实该肿瘤是表皮样囊肿,这种瘤子是良性的,但当时的手术条件,既没有手术显微镜又没有神经内镜,很难将肿瘤全切除,这样残留的肿瘤慢慢长大,近2个月出现摔倒2次,意识丧失约10分钟,老夫人下定决心再做一次手术。

 

一家人多方打听,慕名来到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外科,找颅底肿瘤治疗的专家孙炜主任来做手术。

 

刘老先生提出要求:我俩要同一天手术。为什么呢?刘老说,我早就打听好了,我俩的手术风险都太高了,九死一生,可能都下不了手术台,老伴照顾我一辈子,她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也就不活了。刘老夫人说,我的手术更危险,还是我先做手术,万一我不行了,你的手术就别做了,你一定照顾好闺女。刘老说,闺女已经大了,也结婚了,不需要咱们照顾了,我只要你活着,你我一起开刀,你受的什么苦,我也能感受到。现在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了“不念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感人场面。铁汉柔情,在场的医生护士无不动容。

 

我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激动,耐心地解释起来,二老有所不知,二位的手术在神经外科都是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一天做好一个手术已属不易,实在无法将两台大手术安排在一天。手术虽然难做,但也不是人们说的那么可怕,同日手术不等于同日死。现在的技术虽然不敢给你们打包票,但肯定不会九死一生。

 

有的大夫说,他们俩应该住在一个病房,可以互相照顾,有人说两人病情都很重,住在一起互相影响,最后决定先分开住,术后平稳了再住在一个病房。

 

孙炜主任和我及其他助手,经过仔细认真地研究讨论,确定手术计划,手术前谈话这一天,主管医生把二老和他们的家属叫到一起,交代手术风险,按照常规,患者可以委托授权家属签字,因为怕患者本人心理负担加重,但二老均为患者,又互为家属,我只好将二人病情同时交代,看得出来,他俩都是关心对方的多,关心自己的少。

 

2010311日,刘老手术成功地做完了,孙主任在手术显微镜下,将其肿瘤几乎全部切除,肿瘤位于右侧方颅底,包绕着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面听神经,侵犯了中后颅底,颅内、外均有肿瘤生长,病理性质是脊索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十分罕见。

 

2010316日,刘夫人手术,应该说刘夫人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她患的这种肿瘤——表皮样囊肿,有见缝就钻的特性,即沿着颅底缝隙、脑组织间隙广泛生长,脑干腹侧从脚间池下达延髓、双侧CPA区、左颞底、左蝶骨嵴内侧、左颈内动脉池、视交叉池内均有肿瘤生长;人共有24支颅神经,她有19支包绕在肿瘤内。幸运的是孙炜主任显微镜下、神经内镜下操作技术均十分熟练;本来计划利用两个手术切口,结果只用了一个切口,在内镜辅助下将肿瘤切得“干干净净”。

 

有人会问,压力这么大,手术时是不是紧张、出汗,其实护士在一旁不停擦汗的场景在电视里看到,实际上不是这样,医生的心里十分平静,我作为助手见证了两台手术有惊无险,顺利完成,只记得术后长长地舒口气。

 

在刘老的强烈要求下,刘夫人手术后1天,两人就住在一个病房,虽然有女儿照顾,老先生刀口还没有拆线,已经不把自己当病人了,精心照顾着老太太。

 

又经过1周的精心治疗,夫妻二人的病情都已稳定,出院这一天,志愿者送来了鲜花,医院搞宣传的陈老师特意来为老夫妻和医生护士们照一张合影,这张珍贵的照片我会时常翻出来看看,定格在照片里不仅有老夫妻感人的爱情故事,还有医生的职责和骄傲。

 

后来,陈老师配合这张照片还写了一篇宣传稿,题目是“老夫妻同期摘脑瘤,夫妻双双把家还”。

 

故事讲完了,老两口携手离开病房的背影仿佛再次浮现在眼前,让我们把深深的祝福送给他们吧!也送给所有同甘苦共患难的夫妻和家庭吧!

 

 

姓名:周剑云
职称:主任医师
出诊:星期五 下午
专业特长:颅内各种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的治疗和康复
科室简介:
目前我科能够开展神经外科所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在重症颅脑外伤抢救、颅底肿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的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等)的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经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和神经内镜下切除、脑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等方面尤具特色,在国内具领先/先进水平。具体包括:
1.颅脑创伤的手术和综合救治
2.颅内肿瘤(垂体瘤、胶质瘤、脑膜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听神经瘤、脑干肿瘤等)的显微/微创手术治疗
3.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的显微/微创手术治疗
4.头皮及颅骨疾病的手术治疗
5.脊髓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6.功能性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帕金森氏病、扭转痉挛、先天性斜颈等)的显微/微创手术治疗
7.颅内感染的综合治疗
8.各种类型脑积水的综合(手术、神经内镜等)治疗
9.枕颈区畸形、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显微/微创手术治疗

(本文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外科周剑云撰写,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许昆仑参与组稿)

2025年3月14日 15:39
首页    家庭医生    《周剑云教授:点亮健康中国,见证夫妻脑瘤康复路》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