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携手抗痨,共筑健康防线——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居家管理全面指南

在春意盎然的3月,我们迎来了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定为“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对于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庭,科学规范的居家管理不仅是加速康复的重要保障,更是阻断疾病传播、守护家庭健康的坚固屏障。

 

一、洞悉传染奥秘,驱散焦虑阴霾

1.精准识别传染源:只有痰菌阳性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具有传染性。对于骨结核、淋巴结核等非肺结核类型,以及痰菌阴性的肺结核患者,不必过度担心传染问题,以免徒增心理负担。

2.规范治疗降低传染性:通过科学的抗结核治疗,患者痰菌量在治疗2至3周后即可减少90%以上,传染性显著下降。坚持全程治疗,是消除传染风险的根本途径。

 

二、居家防护“四重奏”

1.优化隔离环境:传染性患者应单独居住于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房间;无法单独隔离者要分床居住,床位间距保持至少1.1米,并悬挂隔离帘。患者生活物品单独摆放、专人使用。

2.实施消毒措施:每日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使用紫外线灯在无人状态下照射30至60分钟。使用75%酒精或含1000mg/L氯的消毒液擦拭高频接触区域,如门把手、开关等。衣物、床单每周更换,建议沸水烫洗后暴晒至少6小时;餐具每日煮沸消毒30分钟。

3.规范呼吸道管理: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废弃纸巾应单独存放后处理;痰液吐入含2000mg/L含氯消毒液的密闭痰盂,浸泡30分钟后处理。与家人接触时佩戴口罩,保持2米以上距离,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

4.构建家庭健康防护网:密切接触者需及时接受结核菌素试验筛查。5岁以下儿童及老年人可考虑预防性治疗;成人接触者每半年进行胸部影像检查。

 

三、治疗管理“四大法宝”

1.规范用药与监测:利用手机闹钟或分装药盒提醒服药,确保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出现恶心、关节痛等不适时,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2.营养助力康复: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虾)及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刺激咳嗽。

3.科学运动康复:病情稳定后逐步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钟以内。

4.定期复诊与监测:记录体温、咳嗽频率及痰液变化,复诊时提供给医生作为参考。定期行痰涂片、胸部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期间若出现皮疹、视力模糊等副作用,应立即就医。

 

四、心理关怀,构建积极环境:家庭成员应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如陪伴复诊、共同制定饮食计划等。帮助患者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阅读或园艺,丰富生活,缓解心理压力,并创造参与社交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五、结语

通过严谨科学的居家管理策略与规范化的治疗措施双管齐下,我们才能有力地阻断结核病的传播链,有效遏制结核病的肆虐,向着“终结结核流行”的全球公共卫生愿景稳步前行。值此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之际,让我们勠力同心,以智慧与行动为笔,共同绘制一幅远离结核危害、拥抱健康生活的璀璨未来画卷!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总护士长 夏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护士长 白卉

审核医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 郭伏平(副主任医师)

2025年3月24日 14:22
首页    家庭医生    健康科普∣携手抗痨,共筑健康防线——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居家管理全面指南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