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后贪吃嗜睡  小心季节性抑郁症

今年冬天,全国多地都经历了急剧降温。中学生晓雯(化名)对记者表示,“不知道为什么,天一冷,我就感觉莫名心烦,干什么都没有动力,别说写作业,就连平时最喜欢的唱歌、追剧都没了兴趣,只觉得全身无力,整天瘫在床上昏昏欲睡。”

 

对此,杭州市城西中学高级心理教师曹刚提出,晓雯及其家长需警惕罹患季节性抑郁症的可能。
广大家庭应当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使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主动求助于专业机构。 ——曹刚 杭州市城西中学高级心理教师

 

“季节限定”的“情绪感冒”


季节性抑郁症又称季节情绪失调症,属于抑郁症的一种,是抑郁状态的“秋冬季限定款”,每年同一时间发作,常为秋末冬初开始,春末夏初结束。也有春末夏初开始,秋季结束的,不过此类相对罕见。


冬季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包括疲劳嗜睡、精力不足、食欲旺盛、注意力无法集中、希望独处;夏季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体重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如果自己或家庭成员出现以上症状,且每次持续时间在 2 周以上,要提高警惕,最好找医生做全面测试,请他们推荐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情绪感冒”与典型抑郁症的最明显差别,就是格外贪吃嗜睡。患者常常对甜食和一些高热量食物表现出强烈的喜好,“钻进树洞去冬眠”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破坏膳食平衡和缺乏运动,还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困扰,如短时间内体重激增等。


女性和“老好人”最易感


季节性抑郁症的病因主要在于,进入秋冬后,昼短夜长,有些人的生物钟难以适应日照时间缩短,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从而造成情绪与精神的紊乱,免疫力下降。根据美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离赤道越远,季节性抑郁状态的发病率就越高。


因为季节性抑郁症与光照的高度相关性,患者还往往出现了晨重夜轻的变化,每天清晨时心情特别恶劣,痛苦不堪,拒绝起床;但到下午阳光充足以后,心情逐渐好转;到了傍晚,脑细胞的活性增强,似乎负面情绪全都消失了。


患有季节性抑郁症的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含量比普通人多,这会影响他们的情绪。易感人群中,女性比男性多,患病比例要高 2 倍,但原因至今不明。从性格特点来看,奉行“利他主义”,体贴善良的“老好人”也比较多。他们愿意将他人的物质、情感需求放在第一位,却往往过低评价甚至贬低自己,即使在情绪正常的时候,也隐隐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享受欢乐。当他们独处时,总觉得内心空虚,缺乏价值感,甚至产生绝望等负面情绪。另外,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的压力和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也与季节性抑郁症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季节性抑郁症可以痊愈


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季节性情绪失调”的方法有3种:抗抑郁药物、光线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CBT)。


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报道显示,某些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又名百忧解),对 50%-60%的季节性抑郁症患者有疗效。一般情况下,抗抑郁药物用药后3周左右即可生效,2-3个月内大部分患者病情即可明显好转或痊愈,之后再维持治疗 8-12 个月以预防复发。


世界上最早接受光疗的病例见于 1982 年,光疗有效控制了病情从而痊愈。此后有关光疗的研究广泛开展,结果发现,光的强度对冬季抑郁症的疗效至关重要。光疗的效果与照射时间及光照时长有关,早上照2小时比晚上照 2 小时效果更好。光疗的抗抑郁作用机理主要是它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调整昼夜节律的时相。也有人认为光疗可以增加血浆肾上腺素的水平以及外周淋巴细胞的功能来发挥抗抑郁作用。


季节性抑郁症患者还能通过转换认知行为模式,促进“情绪感冒”的缓解。要相信疾病是可以战胜的,在寻求科学诊疗之余,学会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健康的排遣方式,给自己确定合适的、易于达成的目标,以提振信心。


平时可以增加日光照射和户外活动,多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地方散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光线充足,而且,还可以选购日光灯进行照明。比起甜食等高热量食物,季节性抑郁症患者应当选择一些健康食品,如水果中的香蕉、甜橙等,蔬菜中的黄瓜、西红柿等。咖啡和可可也是极好的心理良药,它们能增强脑细胞的活性,改善抑郁心理。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要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导致的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重视心理健康,让心理疾病远离我们。


面对季节性抑郁症,有如下建议:


1.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广大家庭和个人应当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子女要为老人、父母要为未成年人把好心理健康关,正确认识常见情绪问题,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向精神专科医院的精神(心理)科门诊、教育机构对外提供服务的心理咨询机构、社会上有资质的心理咨询等专业机构寻求帮助,这是对自己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一旦确诊,应当遵医嘱治疗。


2.学会寻求和提供心理支持。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便是对自己评价过低,对此应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给自己留下一些时间和空间。家人和朋友应当注意鼓励、关怀患者,给予他们面对生活的信心。


3.注意日常户外运动。在了解自己身体状态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鼓励每周进行 3 次以上、每次 30 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即使阴天,也要每天保证在户外进行一定时间的活动。


4.注意日常合理膳食。每天的膳食应当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 12 种以上食物,每周 25 种以上。日常用餐时宜细嚼慢咽,保持心情平和,食不过量,但也要注意避免因过度节食影响必要的营养素摄入。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等制品,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足量饮水,成年人一般每天7-8杯 (1500-1700ml),建议饮用白开水或茶水,少喝含糖饮料。


5.保证日常作息规律。失眠是低落情绪的一种普遍表现,又对季节性抑郁症具有促进发作的反作用。因此,最好在身体健康时就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要达到7-8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8个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 9 个小时,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

文/朱燕

2021年12月8日 17:29
首页    家庭医生    降温后贪吃嗜睡  小心季节性抑郁症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