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正在逐渐形成

 

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进展和经验做法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启峰,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军峰,江苏省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盛乐出席。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主持会议。


积极推动优化生育政策任务落实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 杨金瑞


杨金瑞介绍了《决定》实施以来的落地情况。他表示,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面临转折性变化,总人口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出生人口持续走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成为制约群众生育的主要因素。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此后,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推进优化生育政策任务落实。


一是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有关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二是各部门积极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教育“双减”、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费用纳入个税专项扣除、三孩生育保险待遇、普惠托育服务、优生优育服务、提高特殊家庭扶助金标准等。


三是各地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积极出台支持措施。目前25个省份完成条例修订,部分省份已制定实施方案。从现有情况看,各地普遍延长产假30-90天,增加普惠托育服务发展、计划生育家庭权益保障等条款。浙江将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改革举措纳入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苏州市计划财政投入4亿元用于促进普惠托育发展,攀枝花市完善生育服务体系、探索发放生育津贴,等等。


杨金瑞强调,社会各界对优化生育政策广泛关注,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平稳实施,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正在逐渐形成。


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人口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人口持续下降。对此,杨金瑞表示,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同时他解释了主要原因:


一是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二是年轻人婚育观念显著变化。当前,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同时,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计划生育子女数,2017年调查为1.76个,2019年调查为1.73个,2021年调查降到1.64个。


三是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生育顾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年轻人生育顾虑。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不太衔接,托育等公共服务不太健全,让许多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部分群众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需加快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宋健


近几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持续下降,这主要是受到育龄妇女总数、育龄妇女内部年龄结构以及生育率多重因素的影响。判断未来的走势是需要综合上述因素来看的。


育龄妇女数量取决于以往的出生队列规模,1962-1975年以及1981-1997年我国出生人口规模均超过2000万人,在死亡水平缓慢变化的条件下,不同规模出生队列人口进入育龄期将影响育龄妇女总数。未来一段时期,1981-1997年间高出生队列仍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体,但后续进入育龄期的妇女数量在缩减,由此导致育龄妇女总数持续下降,内部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尤其是20-34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女性规模在2030年前下降明显,这将给出生人口带来较大下行压力。


近年来,我国的生育率下降也比较迅速,特别是一孩总和生育率下降抵消了二孩总和生育率上升的效果,这是群众生育意愿走低、婚育年龄推迟、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未来能否平缓出生人口下降趋势,关键在于生育率能否有所提升。需加快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缓解群众面临的压力,推动适龄婚育,提振生育水平。


浙江:提高三孩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并予优先放款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曹启峰


浙江推进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做法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融入全局。省委省政府将建设育儿友好型社会先行省列为重点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点任务、突破性抓手、重大改革、典型案例“四张清单”。签订《关于支持浙江省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合作协议》,全面建立委省共建育儿友好型社会先行省的战略合作机制。省委社会建设委员会正式揭牌,将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纳入五大重点任务。


二是保持一致。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删去“一票否决制”、社会抚养费征收、再生育审批等制约性内容。全省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全面清理和废止与育儿友好不相适应的各项法规、政策、措施。


三是积极鼓励。女性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一孩延长产假六十天,二孩、三孩延长产假九十天;子女三周岁内,夫妻双方每年各享受十天育儿假;除产假待遇由生育基金保障外,其他假期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照顾两孩及以上家庭子女在同一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就学(入园)。在社区、乡村规划建设中全面植入托管服务功能。优化保障性住房配给机制,对多孩家庭予以倾斜,提高三孩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并予优先放款。


四是体现普惠。对三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家庭给予育儿津贴、托育费用补助。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决定延长产假、护理假、育儿假和独生子女陪护假的期限。


四川攀枝花:气候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备孕

 


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许军峰 


攀枝花在完善相关政策方面,打出了组合拳。


第一,打造优质的生育环境。攀枝花气候冬暖夏凉,水果一年四季不断,空气质量非常好,人文环境非常好,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攀枝花“好”。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备孕,举个例子,今天是大寒节气,天气预报显示北京最高温度是零下2度,攀枝花最高温度是19℃。


第二,把妇幼环境打造好。攀枝花新建妇幼保健院,让适龄妇女在攀枝花能够得到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包括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免费服务,通过医保的报销、财政的兜底,解决分娩费用的问题。


第三,严格执行相关生育津贴政策。攀枝花全面落实基本产假98天、四川省延长生育假60天,以及每胎多生育一个孩子增加15天的产假规定,并予发放生育津贴,解决产假期间待遇问题。


第四,大力发展托育服务。现在很多家庭是双职工家庭,带孩子不方便,攀枝花通过增加托育床位数,解决没有时间带孩子的问题。


苏州:普惠托育机构明显上升,目前有3.2万个托位

 


江苏省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盛乐


通过2021的努力,普惠托育机构明显上升,目前整个苏州市有3.2万个托位,缓解了之前供需紧张的情况。


具体的方式和工作提出“三优先”,主要是拓宽普惠托育的供给渠道,要优先支持社区,把最后一公里打通;优先支持单位提供普惠托育;优先支持幼儿园。通过这三个优先来推动工作。同时对已经备案的社会办普惠托育机构给予每个托位一万元建设资金补助和300-800元/月的运营补助。


通过示范机构的建设,创新模式,更加贴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比如,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与托育相结合,探索了“医”与“育”结合的新模式,发挥三甲专科医院与儿童早期发育资源优势的整合,对于儿童早期发展、婴幼儿健康管理、儿科医疗服务、托育服务融合发展。同时,也关注一老一小,建立了“养老+托育+卫生”一站式整合型服务的载体。


面向未来,苏州主要瞄准普惠托育,四个字:第一是普。拓宽普及性,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同时要按照均衡布局,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普惠性托育机构。第二是惠。体现公益性,主要在价格上。第三是托。幼有所托,让老百姓安心放心,落实好建设标准。第四是育。幼有善育,通过整合型服务,让婴幼儿在托育机构中健康成长。

 

文并图/侯杰

2022年1月21日 16:09
首页    新闻    头条要闻    国家卫生健康委: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正在逐渐形成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