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之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太阳出来就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
这首古老的民谣歌唱了农耕文化的特点,也是数千年人们向往的农耕生活。
《夜归》
农耕的出现改变了社会。人们可以不再游牧,但必须依赖土地,需要人与人的合作,就有了乡情,有了乡土文化。远行出征或谋生,有了乡恋。乡村的土地与亲情,数千年来让多少诗人魂牵梦萦。
历史上有许多田园诗人,而真正回归田园的也许只有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归去来兮》
他的田园诗文,那么亲切动人。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他对田园生活的渴望,至今感动我们。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村行》,写出了游子对家乡的依恋——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村行》
《故乡的炊烟》《故乡的云》《故乡的小路》《故乡的歌谣》《北国之春》《乡村路带我回家》……现在,还有多少人热泪盈眶地歌唱故乡?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归》
归去,也许是乡村建设的最大意义,建设回得去的乡村。有回得去的乡村,才有传统文化的回归,才有心灵的回归。
作者简介:
杨邦杰 四川乐山人,博士。四川致公画院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系统生态室副主任;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总工程师,农业部资源监测总站站长,《农业工程学报》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副主任。原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发展杂志社社长、主编。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
中国家庭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 2014-2020 by www.cfnews.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