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易伤脾 中医这样调理
频繁或长期熬夜,不仅容易导致身体疲惫,还可能伤害脾脏功能,影响身体健康。在中医理论中,脾脏被认为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与人体的营养代谢密切相关。那么,熬夜对脾脏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又应该如何运用中医方法进行调理呢?
熬夜对脾脏的影响
中医强调人体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主张“天人相应”的理念。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夜晚是人体休息养生的重要时段,脾脏也在这个时候得以进行自我修复和调理。然而,长期熬夜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脾脏的正常运转。
首先,熬夜会影响脾气。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主要负责消化吸收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
其次,脾虚易生湿。中医认为,脾气虚弱会导致湿气滞留,进而影响气血流通。
此外,熬夜还可能导致心神不宁。在中医理论中,脾主思,与人的思维、注意力集中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长期熬夜会损伤脾气,影响心神,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甚至可能诱发情绪不稳定、抑郁等心理问题。
药膳调理脾虚
药膳是中医常用的调理方法之一,通过食材的组合和烹饪方式,达到滋补和调理身体的目的。对于熬夜伤脾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益于脾脏功能的食材来制作药膳。
山药养脾汤:山药被誉为“脾胃之友”,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制作山药养脾汤时,可以将山药、白术、茯苓等食材一同煮,制成糊状,常食可以滋补脾脏,增强消化功能。
八宝粥:八宝粥以多种谷物、干果、坚果等为主要原料,富含营养。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可以加入莲子、红枣、芡实等食材,既有益于脾脏,又能提供全面的营养。
红枣山药粥:红枣有养血安神的功效,而山药则有健脾益肺的作用。将红枣、山药和糯米一起煮成粥,既美味又有益健康,尤其适合熬夜后调理脾虚。
药物调理
在中医药物治疗中,也有一些经典的方剂可以用来调理脾虚问题。然而,这些中药方剂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是经典的健脾益气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症状。它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具有温和的益气作用。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另一个常用于调理脾虚的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大枣组成。它有益气健脾、调和气血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情况。
香砂六君子丸:这是一种中成药,由六君子汤的成分制成,具有健脾益气、舒缓胃肠的效果。可以作为辅助药物来调理脾虚问题。
合理饮食
中医理论中,脾脏被视为运化之源,负责消化吸收食物,将其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和养分。脾脏的健康与人体的营养代谢、免疫功能等息息相关。因此,脾脏的虚弱或失调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劳乏力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1.合理饮食的原则。
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物质:膳食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样性的食物可以确保身体获取全面的营养,有助于脾脏的健康运转。
清淡易消化:避免暴饮暴食,不要吃过多油腻、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选择烹饪方式时,尽量选择蒸、煮、炖等少盐、少油的烹调方法,以助于减轻脾脏的负担。
注意脾胃的作息节律:脾脏的运化功能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活跃度,而脾胃消化吸收的高峰期正好是白天。因此,早餐要吃得丰盛,午餐要适量,晚餐则应尽量清淡、易消化,尤其要注意避免过晚进食,特别是在不得已需要熬夜时。
2.脾虚体质的饮食调理。
对于已经出现脾虚体质的人群,更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调理。
脾虚体质的人可以多食用健脾食材,如山药、白术、茯苓、红枣等。这些食物具有益气健脾、补中益气的功效,有助于加强脾脏功能。
脾虚体质的人应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生冷水果、生冷蔬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伤害脾胃,影响消化功能。
尽量避免大鱼大肉、油腻的饮食,可以将食物分成多次进餐,适当增加进餐次数,减轻脾脏的负担。
调整作息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脾脏的健康与作息节奏息息相关。因此,调整作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对于保护脾脏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生理活动被分为“藏象”和“运行”两个阶段。白天是阳气充盈、人体活动旺盛的“运行”阶段,而晚上则是阴气逐渐升华、人体进入休息状态的“藏象”阶段。脾脏的运化功能在阴气逐渐升华的夜间能够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晚上10点至凌晨2点是脾脏修复的黄金时段,在这个时间段应尽量避免熬夜。
因此,要养成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比如,尽量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入睡和起床,让生物钟得以稳定。尤其是尽量要在晚上10点前入睡,这样有助于脾脏的正常运转和修复。
熬夜容易伤害脾脏,但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脾虚的症状,保护脾脏的健康。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调理方法也会有所差异,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理。同时,要将中医的调理方法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让我们的脾脏始终保持健康有活力。
文/龚少逸 张栋武(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