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龄检查是不是“智商税”
身高是孩子健康发育的指标之一。儿童生长发育门诊中,很多孩子因身高比同龄小朋友偏矮前来就诊,进行骨龄检查。通俗地说,骨龄是指人的骨骼生长年龄。骨头的发育过程都有连续性和阶段性,骨骼年龄能够较准确地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对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也有临床意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骨龄检查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哪些作用。
儿童为什么要检查骨龄
生长发育主要由两个“年龄”表示,一是日历的年龄,也就是我们的生活年龄。二是骨龄,骨龄是指生物年龄,骨骼年龄的简称。人体发育过程中,每根骨头的发育都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不同阶段骨头形态也不同,因此,骨龄评估可以更准确反映个体生长情况与成熟程度。骨龄检查临床有三大意义:一是可以准确反映发育水平和成熟情况;二是可以确定生物年龄,掌握孩子生长发育潜力与性成熟趋势;三是可以预估成年后身高,同时对于儿童内分泌疾病,比如甲状腺机能异常以及中枢性性早熟等诊断有重要帮助。
通过检查骨龄预估身高靠谱吗
骨头生长过程中在每个阶段表现形态不同,测骨龄(X线正位片)可准确反映机体生长发育程度。根据骨龄预估身高具有一定科学依据。身高生长是靠近骨骼端骺软骨细胞不断增生分裂达成的,因此若想长高,骺软骨细胞就要不断增生分裂,骨骼才可以继续生长。理论上讲,只要尺桡骨远端与掌骨骨骺没有闭合,身高就可继续增长。
实际上,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很多,特别是后天环境影响与生活习惯的影响,尽管骨龄检查可预估成年后的身高,但无法考虑到营养、爱好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加强孩子的饮食营养,多带孩子进行锻炼,比如打篮球、摸高或是跳跃等,都有利于长高。
什么情况下需要检查骨龄
虽然测骨龄可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测骨龄。通常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间相差2岁以内。骨龄检查主要用于生长发育异常人群,比如生长发育迟缓或者提前,若发现孩子生长过于缓慢或过快,明显低于或高于同龄孩子,可检查骨龄。
判断孩子身高增长快慢的标准是通用的“生长曲线图”,每个阶段的孩子有每个阶段的标准身高、最大值与最小值区间,只要在正常区间内,没有其他不良症状,则无需进行检查。
最佳的骨龄检查年龄在3-15岁之间。儿童在不同阶段骨龄,身高发育情况也不同。
通常情况下,女孩的骨龄在11-13岁时,身高进入突增期;骨龄11岁后的第9个月左右,女孩初潮,进入青春期;骨龄17.3岁后身高基本停止再长。男孩生长发育相对略晚于女孩,男孩骨龄13-15岁时,身高进入突增期,骨龄13岁后进入青春期,骨龄18.4岁身高基本停止再长。
家长在监测儿童体格发育的过程中,要正确看待与分析骨龄检查结果。如果孩子的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2岁以上,要进行全面检查分析,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骨龄如果落后,身高较矮,则要警惕生长激素缺乏等疾病导致的生长迟缓。患有矮小症的孩子可通过使用生长激素促进身高增长。
文/田勇(金乡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