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患儿增多,可以试试中医疗法
近日,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以儿童为主。北京地区每年8-12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达到高峰。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青霉素和头孢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市民如果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家长们听到“支原体肺炎”常处在紧张、纠结中,生怕孩子咳嗽。那么,什么是支原体肺炎?中医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生病的孩子呢?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多为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所引起的。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支原体肺炎的病情表现主要为持续性的发热、体温难退、咳嗽、粘痰难出、病程长。肺部阳性体征少而影像学表现明显,是支原体肺炎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医认识
中医学将儿童支原体肺炎归类于“咳嗽、风温”等范畴,认为此病发生的主要病机为小儿形体稚嫩,尚未发育完全,肺脏不足,则营卫亏虚,病邪乘虚而入,侵袭肺体,在整个病程中可形成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痰热闭肺、肺脾气虚、阴虚肺热等证型。
航空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芳对最近临床接诊的孩子进行了总结分析,按照发热期、咳嗽期、恢复期进行辩证论治,结合中药加推拿手法治疗,疗效显著。她认为:
1.发热期的孩子多表现为外寒内热证或有夹湿,本轮发病高峰期正值夏末秋初,温度的变化,加暑热未清导致发热。
2.咳嗽期的孩子多表现为痰热蕴肺或痰湿蕴肺。本轮生病的孩子大多数脾胃功能较弱,素体脾运不足,加之饮食寒凉、油腻等,使孩子脾湿存内,又感受外邪,湿热相交,故咳嗽痰多难出。
3.恢复期的孩子多表现为肺脾两虚,本轮生病病程久,正气亏耗,咳嗽日久,肺气耗伤,子病犯母,故孩子往往会出现乏力、汗出、食欲不佳等脾虚的表现。
中医治疗方法
在最近接触的病人群中发现,最让家长头痛和担心的是孩子发烧难退、咳嗽难好这两个症状。王芳发现,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辅助中医外治方法往往可以得到很好的疗效。
运用推拿手法协助患儿排痰
1.发热期:首要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快速退烧。临床上,选用清天河水、揉一窝蜂等退热手法结合中药汤剂治疗,能够有效缩短孩子发热期。
2.咳嗽期:帮助孩子出痰是最关键的。支原体肺炎累及的就是孩子气管和肺部,痰深,加之孩子不会主动嗽痰,所以运用推拿排痰手法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出痰。
3.恢复期:孩子经历了这次生病,也可以比喻为一场身体内的战斗,打败了敌人,但是自己的士兵也受伤了,所以恢复期非常关键。需要帮助孩子清扫战场上残余的垃圾,并且帮助孩子把自身的“正气”提升上来,这个时期中医辨证叫肺脾两虚,所以需要运用中药内服加中药贴敷的方法来治疗。
为什么反复?
有家长问:“为什么孩子好了,刚上两天学又开始咳嗽?”中医学有一个词叫“正虚邪恋”,孩子生病后恢复期是极其关键的,孩子疾病的反复就是恢复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护。
日常如何调护
1.发热期:当孩子出现发热的时候,家长首先要保证自己的情绪稳定,仔细观察孩子表现。记录孩子的症状表现,以及孩子手脚的温度,大小便的情况,精神的状态,出汗的程度,以方便就诊时告知医生。同时,一定要让孩子频频少量饮水、多排尿、饮食清淡、多睡觉是关键。
孩子发热时可以在家给孩子多做清天河水(小儿推拿方法名),每次500下,最好能做到孩子皮肤微微发红,甚至少许出痧效果最佳。
2.咳嗽期:咳嗽期的孩子,排痰是关键。家长需要学会帮助孩子拍背排痰,此时的饮食还是需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少运动,避免受凉。
给大家推荐一款化痰小饮料:芦根陈皮水。
芦根10g、陈皮6g、太子参3g煮水,可加少许冰糖调味,煮水15分钟,每日一杯即可。
3.恢复期:此期孩子基本上没有呼吸道症状了,但孩子可能会出现乏力、出汗、饭量减少、排便困难等症状,在这个阶段仍要坚持给孩子清淡饮食一周左右,慢慢恢复锻炼,从慢走开始。
给大家推荐一款莲子百合瘦肉汤,帮助孩子恢复正气。
莲子肉10颗、百合10g、干山药6g、五指毛桃6g,瘦肉少许,煲汤喝,每周两次,每次一小碗。
文/航空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