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不要怕 中西医结合助康复
肺部感染是由于致病微生物、免疫损伤、理化因素、过敏和药物等因素引起肺泡、终末气道和肺间质发生的炎症反应。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出现高热、咳嗽、寒战、胸痛等。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对疾病进行有效干预,才能尽快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在肺炎防治中的应用及康复作用
中医药具有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如果只是咳嗽咳痰,且肺部炎症一般不太严重,病情持续2-3天,身体状况呈现出较差的状态,此时可以选择中医药进行治疗。对于出现严重肺部感染的患者,比如发热40摄氏度左右,或是出现了中毒性休克,应尽快到医院接受西医规范化治疗。临床中,针对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多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集多种疗法,配合西医治疗效果更好。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可以先接受西医治疗,让药效来得更快,更明显,以便及时退热,从而缓解咳嗽、咳痰的症状。而到了肺部感染的后期、恢复期,出现咳嗽、咳痰、身体非常虚弱时,中医药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当肺部感染康复后,人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一直处于虚弱状态,甚至还可能出现盗汗等一系列症状,此时可以通过中医药进行调理。在善后治理、疾病预防方面,中医药有其独到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推广。
1.当出现发热症状时,患者要尽量卧床休息,待症状改善后再进行适量的室内活动,康复期间可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多进行室外锻炼。
2.年老体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肺部感染患者,如患有糖尿病,肺气肿,心脏病等,可以通过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来预防感染。
3.急症处理:①患者咳嗽、咳痰时,应尽可能地把痰咳出来,咳完后尽量用清水漱口。②患者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恍惚或呼吸急促,口唇发紫,需要立刻到医院就诊接受正规治疗。③患者处于急性期时,建议每1-5天复诊1次,康复期可1-2周复诊1次,具体应根据患者自身康复情况而定。
中西结合治疗的健康理念
肺部感染患者在饮食方面要做到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盐低脂,做到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尽量不要食用或少吃易产气的食品,在餐后2个小时之内不要平躺。在餐前、餐后以及用餐时要尽量控制好自己的饮水量,这样才能防止上腹饱胀而导致的呼吸不畅。同时。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入,让身体的营养状态和抵抗力得到更好地提升。此外,患者还可以在遵医嘱服西药的同时,辅以中医调养。
1.杏仁薏苡粥:取30g杏仁、30g粳米、30g薏苡仁,煮粥服用。黄痰、痰热证的肺炎患者宜选用。
2.陈皮甘草饮:以陈皮60g、炙甘草15g为宜,加入清水500ml,将其熬成汤,去渣后服用。适合有痰及痰多的患者进行食疗。
3.麦冬梨汁饮:取炙甘草10g,麦冬45g,雪梨1枚,加入清水500ml,煎制出汁后去渣温服。用于阴虚燥咳的患者饮用。
中医保健的特色方法
1.推拿法:以指压法进行自我推拿,咳嗽的患者可以选取天突穴为主穴,发热恶寒的患者可以选择风府穴、天池穴,痰多的患者选择丰隆穴和足三里穴为宜。首先以顺时针按揉,然后选择逆时针方向按揉,穴位按揉时间在1分钟以内为宜。
2.敷贴法:出现咳嗽但不发热的患者,可用代灸膏贴于天突穴和两侧肺腧穴。
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如患者病情迁延不愈或症状加剧,如出现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为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应立即就诊,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文/谭志琼(仁寿县禄加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