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

 

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极大,会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积极治疗、科学护理是改善脑瘫患儿运动障碍、言语障碍、智力障碍的关键。为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还要明确相关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

脑瘫的康复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无法实现一蹴而就,如果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那么很容易得到事倍功半、徒劳无功的结果。正确的做法是,在脑瘫康复护理中将“循序渐进”作为一个基本原则,通过逐渐延长训练时间、提高训练难度,让患儿逐渐适应。如果患儿不能自主坐起,家长首先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掌握坐位训练方法,之后将坐起这一过程拆分为几个连续的动作,每天协助患儿进行训练,并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使患儿能够有效配合,避免其产生疲乏感、厌倦感、抵触感、畏难感。

2.独立自主

一些患儿家长会因为心疼孩子而过分照顾,实际上这既无必要,也不利于孩子的恢复。正确的做法是,在康复护理中引导孩子尽自己所能独立自主地完成训练。让孩子熟悉每一个动作,如果他们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不愿意配合,可以借助玩具、零食达到调动积极性、吸引目光的效果。当然有些动作也需要家长的帮助,但切记,帮助不等于替代。例如,有的患儿能自己吃饭,只是因为姿势障碍导致速度较慢,此时要以慢慢纠正为主,而不是直接喂孩子吃。

3.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是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有些人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中,可能因为短时间内没见到明显效果就放弃了,最后只能面对失败。正确的做法是,坚信“付出就有收获”,每一个动作都进行反复训练,通过示范、等待、鼓励、再等待、再示范,让孩子真正掌握动作要领。同时,切忌由于各种原因中途放弃训练,包括患儿哭闹不止、时间精力消耗过大等。此外要注意的是,在各种训练中都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确保获得良好效果。

4.正面激励

哭闹不配合是脑瘫患儿在康复护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家长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不应采取指责、批评等强硬措施,这样不仅无法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还会增强患儿的抵触心理、抗拒心理,增加之后的训练难度。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训练方案。同时,使用多种辅助工具引导孩子积极配合。注重多表扬少批评,通过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奖励,让孩子收获成就感、喜悦感、幸福感,并以此为动力坚持下去。 

5.其他护理

康复护理是脑瘫患儿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患儿功能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康复护理中,还要做好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睡眠护理、安全护理等,以全面提升护理效果,为促进患儿尽快恢复打下基础。以安全护理为例,避免孩子跌倒摔伤,应该保证地面清洁干净,并在床上安装防护栏,在床周铺设泡沫软垫,用纸或布包裹易磕碰的桌角。

文/李怡瑾(南部县人民医院)

2023年11月27日 13:53
首页    妇幼健康    脑瘫患儿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