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成因及预防
产后抑郁症为产后常见并发症,是产妇在产后多发的精神疾病,产妇患病后多伴有悲伤、抑郁、情绪低落、注意力涣散、情感淡漠、自我封闭、交流欲望与兴趣减退、体重降低等典型症状。下面将对产后抑郁症的成因与预防措施进行科普,希望帮助大家了解产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产后抑郁症的成因
1.遗传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几率较高。此外,有情感性障碍史、经前抑郁史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几率也较高。
2.生物学因素。产妇在妊娠、分娩时,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将发生急剧变化。具体变化如下:怀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分娩后的3-5天内其水平逐渐降至基础水平,孕激素大幅下降,将增加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几率。
3.心理因素。产褥期妇女情感处于脆弱阶段,特别是产后1周情绪变化更为明显,心理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一些产妇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而出现抑郁焦虑情绪。
4.躯体疾病。若产妇存在残疾、发热、感染或躯体疾病,则其发生产后抑郁的几率较高。此外,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可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1.加强孕期的检查与宣教。凡身体状况不佳者应给予及时诊治和干预,待健康状况良好时再受孕。有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者,应积极接受治疗,消除不良刺激。
2.早期筛查与诊断。有孕期抑郁情绪、不良个性特征或围产期抑郁史再次怀孕的孕妈妈,需及时和医生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排除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
3.适当运动。适当的户外运动,不仅能让长期久坐、熬夜看手机的人们得到身心缓解,对于孕妇来说,还可以帮助其调节情绪。孕妇可以和身边的人进行交流沟通,把那些抑郁情绪在大自然中释放,有益身心。不仅如此,适当运动更有利于生产及生产后身体的恢复,所以孕妇不妨走出去,去呼吸新鲜空气和看看外面的天高海阔,放松自己。
4.创造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对于刚刚经历过阵痛、产痛、分娩,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的产妇来说,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为其营造安静、温馨的休养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打扰,落实陪伴制度,特别是亲朋好友的探视。
5.加强家人陪伴。产妇在完成分娩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常会出现情绪上的改变,此时,家人的陪伴和安慰非常重要,尤其是老公的关心和安慰。因此,产妇家属应在产后对其进行有效陪伴,及时予以全方位的支持。
6.加强产妇心理建设。临床应加强产妇的心理教育,帮助其了解孕期保健知识。孕妇可以参加专门针对孕妇保健的课程,多和别的孕妈妈进行交流,了解分娩过程,尽量缓解焦虑恐惧的消极情绪。如有精力,还可以了解一些儿童的常见病预防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此外,产妇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在坐月子期间避免产生悲观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文/付颖(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