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医学知识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心脏病,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经常会引起患者猝死或者心肌梗死,严重危害了患者健康。掌握一些冠心病的基本医学常识,可以帮助中老年群体更好地预防与治疗冠心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其实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累及到患者心脏的冠状动脉,造成冠状动脉比较狭窄,患者的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或者心跳骤停、心肌梗死等多种不良症状。

冠心病有哪些主要症状

胸痛(即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因为冠脉比较狭窄,所以可能经常出现胸痛症状。发作时患者会明显感到胸部出现不适的紧绷感与较大的压迫感,好似自己的胸部正在被重物挤压一般。心绞痛的疼痛部位通常在患者的胸部左侧位置或者中间位置。特别是患者情绪过于激动或者比较劳累时,更易发生心绞痛。而患者恢复平静或者稍作休息后,疼痛感可能会随之消失。也有部分患者在发病时出现比较短暂的剧烈疼痛感,而且短时间内疼痛感就散发至患者背部、颈部或者手臂位置。

呼吸短促。因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受限,难以泵出可以满足患者肌体需求的足量血液。所以患者在用力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极度疲劳和呼吸短促现象。

胸部压迫。当患者的冠脉被全部堵住时就会诱发心脏病,出现心肌梗死。这时患者胸部经常会感到巨大的压迫性重力,手臂或者肩部十分疼痛,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淋漓大汗与呼吸短促症状。

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部分冠心病患者还可能出现牙疼、冷汗、恶心、颈部疼痛、身体虚弱、睡眠不佳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胸痛症状都是冠心病,一些肺部疾病、胃肠疾病、肝胆病变、压力过大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也可能造成患者胸闷、胸痛。这就需要患者及时就医,医生将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与相关高危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冠心病如何预防

目前,在治疗冠心病方面,药物治疗、支架与冠脉搭桥手术等治疗方式均行之有效。但无论是哪种治疗方式,其本质都属于一种积极补救手段。对于疾病来讲,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提前预防,冠心病也一样。所以对于那些罹患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过度肥胖、糖尿病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早期的预防十分重要。一方面,我们应及早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严格控制肥肉、高油食品以及动物内脏的摄入。日常饮食应尽可能多食用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另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过度劳累。此外,我们还需要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通过运动,消耗体内多余热量,科学控制体重,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同时,由于情绪的波动,会引起心跳加速,增加心肌耗氧量,引起心绞痛甚至诱发心肌梗死,因此,日常生活中,对患者心理的护理十分重要,要注意安抚患者情绪,避免其激动、生气。

冠心病是一种具有多方面危害的常见疾病。近些年来它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连年上升,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也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而对于冠心病,最好的治疗手段,就是从饮食、睡眠、运动等多方面进行有效预防,这样才能长久避免冠心病侵袭。

文/靳丽君(高碑店市医院)

2023年12月11日 11:31
首页    养老    冠心病的医学知识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