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术后须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常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冠心病介入术是一种通过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来改善血流的治疗方法,这一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冠心病的症状,但需要患者在手术后继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维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下面简要介绍冠心病介入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使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坚持服药
冠心病介入术虽然可以改善血流,但并不等同于病情痊愈。为了防止血栓形成和支架再狭窄,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此外,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还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
改善生活方式
1.冠心病介入术后,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律对于恢复和维持健康至关重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减轻身体的负担,促进心血管健康。
2.吸烟和饮酒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支架再狭窄的发展。因此,术后患者应坚决戒烟,避免吸入有害物质。此外,要限制饮酒,因为过度饮酒会导致高血压和心脏负担增加,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3.饮食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应避免食用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有可能加重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再狭窄。要多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维持合适的体重。
4.冠心病术后,情绪的稳定也很重要。过度紧张、焦虑或抑郁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影响康复进程。因此,患者需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如果感到情绪异常,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适度运动
冠心病介入术后,如果病情已趋于稳定,医生通常建议适度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心肌耐力,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减轻心肌缺血,并改善心脏功能。运动有助于降低体重,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术后,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在进行运动时,患者需要注意适当的强度和时间。不要过度劳累或引起心脏不适。运动前后要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放松活动,以减少运动带来的风险。
定期检查
冠心病介入术后,定期检查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检查包括测量血压、监测血脂和血糖水平,以及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体内的异常变化,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等急性心肌缺血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务必携带自己的支架信息卡。
冠心病介入术虽然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并不等同于病情痊愈。患者在手术后需要继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维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坚持服药、改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和定期检查是关键的步骤。此外,保持心态平和,积极应对疾病,也是康复的重要因素。通过这些努力,患者可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的生活。
文/熊爱民(建始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