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胃肠镜、EMR和ESD

 

消化道健康对于人们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了更多有效、安全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来维护消化道健康。其中,胃肠镜、EMR和ESD就是这些技术手段中的代表。下面简要介绍这些医疗技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它们,从而守护消化道健康。

 

一、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可以观察消化道内部情况,是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胃肠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消化道内部的黏膜组织,以及是否存在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疾病。在进行胃肠镜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空腹状态,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准备和配合。

二、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是一种在息肉电切术和黏膜注射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镜治疗方法。它适用于小于2cm的扁平息肉、早期癌和部分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的肿瘤。通过EMR技术,医生可以在内镜下将病变的黏膜组织切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EMR技术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微创治疗,如胃、结肠等部位的息肉切除等。

三、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SD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内镜治疗方法,它使用高频电刀等专用器械,将病灶与其下方正常的黏膜下层逐步剥离,从而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ESD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受到广泛欢迎。然而,ESD技术较为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同时费用也相对较高。

四、EMR与ESD的区别

切除方法:EMR主要使用圈套器进行套切,适用于病变较小的患者;而ESD是通过黏膜剥离,适用于较大病变的患者。

风险:ESD技术复杂,费用较高,且存在出血和穿孔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较大的病变,ESD的风险相对较高。而EMR的风险相对较小,出血的可能性也较小。

应用范围:EMR适用于息肉或早癌面积较小的患者,而ESD适用于黏膜病变范围大于2cm,特别是3至4cm的病变。

五、选择适合患者症状的检查或治疗方法

当面临消化道问题时,选择合适的检查或治疗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了解自身的症状。不同的消化道疾病可能有相似的症状,如胃痛、腹泻、便血等。了解自身的症状有助于医生进行初步诊断。

2.咨询专业医生。在了解自身的症状后,应向专业医生咨询,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3.考虑风险和技术特点。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风险和技术特点,权衡利弊。例如,对于较小的良性病变,EMR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而对于较大或较深的病变,ESD可能更为合适。

4.了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在进行胃肠镜、EMR或ESD手术前,应了解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的相关知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胃肠镜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而EMR和ESD则是治疗的有效方法。虽然EMR和ESD在切除方法和应用范围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在进行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文/王炳辙(潍坊市人民医院)

2024年3月29日 11:13
首页    家庭医生    认识胃肠镜、EMR和ESD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