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大便失禁怎样居家康复护理

 

大便失禁是指每天2次或2次以上不受控制地排大便或排气,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身体虚弱的老年人。该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两季最为多见。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症状

老年人大便失禁往往表现为排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大于2次),大便呈水样状或粥样状,可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轻症失禁者对排气和液体性粪便的控制能力丧失,重症失禁者对固体性粪便也无控制能力。大便失禁的老年人常因肛门、会阴部位长期潮湿不洁而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原因

腹泻是老年人大便失禁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此外,长期卧床、神经系统疾病、盆底肌功能下降、肛门括约肌损伤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大便失禁。

中医认为,老年人大便失禁属于“泄泻”范畴,“虚”“湿”“寒”是导致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常见病因,同时它还与人体阴阳、脏腑、气血以及外邪密切相关。比如老年人体虚,或者久病慢病,导致元气虚衰,中气下陷,升提无力,气血亏虚,传送固摄无力,出现大便失禁。此外,感受风寒之邪,肺脏受寒,久咳肺虚,大肠与之相表里,肺虚肠寒,也会出现大便失禁。脾主运化、主肌肉,肾司二便。过食肥甘厚腻、缺少运动等,导致脾胃功能损害,脾虚肌肉萎软,肾亏二阴失固,气血不足,肛门启闭无力,同样会出现大便失禁。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中医辨证施护

中医认为,老年人大便失禁以脾肾亏虚为本,多种病理因素互相夹杂,使疾病缠绵不愈。针对这些病因,以健脾益气,温阳补肾,散寒祛湿为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辨证施护,往往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老年人大便失禁常见以下证型。

寒湿困脾证:排便较稀或排水样便,腹痛有鸣叫声,或寒颤发热,鼻塞头痛,或肢体酸痛。

肠道湿热证:腹痛则排便,排便急迫,却排不干净,大便黄褐色、发臭,或总是口渴燥热。

食滞胃肠证:腹痛伴鸣叫,排便后腹痛减轻,排便恶臭并夹带未消化之物。

肝气乘脾证:腹部鸣叫厉害,腹痛时无法控制排便,排便后疼痛缓解,或因情绪紧张诱发排泄,平日多有胸闷胸胀,食少气多。

脾气亏虚证:大便不成形,饮食减少,肚子闷胀不舒服,或饮食稍不注意就大便增多,四肢乏力。

肾阳亏虚证:黎明前腹痛,后有腹部鸣响则随之排泄,排便后疼痛减轻,或腹部喜暖,腰膝酸软。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居家康复护理

(一)饮食调护。根据药食同源的原理,可以将日常食疗作为大便失禁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以清淡、富营养、易消化为原则进行营养搭配。遵循“三宜三禁”。宜吃高钙质的食物,如豆腐、鱼肉、高钙奶、鸡蛋等;宜吃植物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扁豆、杏仁、燕麦、花生等;宜吃维生素B含量高的食物,如燕麦、玉米、猪肝、鹅肝等。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喝碳酸类饮料,如汽水等;忌吃酸度高的食物。

推荐以下几款代茶饮、膳粥,有助于防治老年人大便失禁。

红枣生姜饮:大枣25至35克,生姜15克,红茶0.5至1.5克,大火煮至沸腾,晾凉至适当温度后分次饮下。适用于寒湿困脾者。

赤豆薏米汤:薏米、赤小豆各30克,大火煮至沸腾后改小火,再煮15分钟服用。适用于肠道湿热者。

薏莲茯苓粥:薏米30克,莲子6克,茯苓3克,水200毫升。薏米、莲子洗净,将茯苓装在纱布包里,加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后盛出。适用于寒湿困脾、食滞胃肠者。

茯苓瘦肉粥:佛手10克,茯苓25克,山药30克,陈皮5克,猪瘦肉180克,生姜10克,大枣8枚。将瘦猪肉洗净、切片,生姜拍烂,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肉烂,加盐调味即可服用。适用于肝气乘脾者。

苁蓉羊肉粥:肉苁蓉15克,精羊肉80克,粳米50克,葱姜少量。肉苁蓉加水100毫升,煮至软烂,精羊肉切片入砂锅内,待肉煮烂后,再加水300毫升,加粳米,煮至米烂汤稠,后加少许葱、姜,煮片刻后焖5分钟即可。每日早晚服食。适用于肾阳亏虚者。

党参陈芪粥:黄芪20克,党参20克,陈皮5克,生姜3片,大米80克,猪瘦肉50克。将猪肉、生姜切片腌制,大米与其他药材一起泡15至20分钟,再加热熬成粥,最后加入猪肉,煮熟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适用于脾气亏虚者。

如果腹泻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中医特色康复护理。

1.艾灸腹部。

①取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②方法:取仰卧位,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艾灸的一端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至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每日灸1至2次,每次灸10至15分钟,灸至皮肤微微发红且无灼痛为止。

注意事项:艾灸时,注意力要集中,避免烫伤;过度疲劳、饥饿状态、醉酒、过饱、大汗、糖尿病、孕期、妊娠或经期忌灸。

2.耳穴压豆。

①取穴:大肠、小肠、脾、胃、肝、肾、交感。②方法:根据病情选穴,常用单侧耳廓(左右耳交替)。找准耳穴粘贴。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至5次。

注意事项:对胶布过敏及存在感觉障碍者,耳部有炎症、冻伤、耳廓表面皮肤破损、孕妇禁用耳穴压豆。身体虚弱、年老患者,刺激手法不宜过重,应轻柔,以卧位为宜。

3.按摩疗法。

双手叠放按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36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36次,按揉到中脘、天枢穴时进行该穴位点揉,点按结合。而后,一手掌心在腹部紧贴关元穴,一手掌在后腰部紧贴命门穴,同时做顺、逆时针方向按揉各36次,然后以两掌心分别轻轻拍打两穴数十下。该法具有健脾补肾的功效。

注意事项:排空小便,保持坐姿或者卧姿,全身放松。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三)肛周护理。勤换尿布,及时清洁肛周,保持尿布及衣服清洁,保持肛门处干燥,防止肛周糜烂。锻炼肛门括约肌,多做收缩肛门的动作,使肛门括约肌恢复功能。长期卧床容易造成生理性腹泻,应鼓励患者定时翻身。

文/朱乐英(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康复科)

2024年4月15日 11:25
首页    家庭医生    老年人大便失禁怎样居家康复护理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