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癌早筛查 获益你我他

 

消化道早癌主要包括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以及早期大肠癌,是指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或者仅仅局限在黏膜层的消化道肿瘤。简单来说,消化道早癌指的是消化道肿瘤的早期,最大特点就是病灶比较局限,出现转移的情况非常少,患者症状比较轻,甚至没有症状,治疗效果比中晚期癌要好。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甚至可以实现根治。

 

消化道早癌的症状

消化道早癌通常没有典型症状,即使有症状,表现也与普通食管炎、胃炎、结直肠炎症状相似,如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恶心、腹胀、腹泻、便秘等。这与消化道早癌病变部位表浅、范围局限有关,但只要出现严重腹痛、黑便、呕血、体重下降等症状,癌症可能已是中晚期。

消化道早癌及时发现、治疗的益处

早期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当前临床就诊的食管癌病例多属于中晚期, 能够进行根治性切除者仅有三分之一,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25%左右,所有就诊病例的5年生存率平均不到10%

早期胃癌有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临床上胃癌患者在就诊时多为中晚期,5年总体生存率35%左右。

早期大肠癌在有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期发现并治疗大肠癌,可显著降低肠造口及永久性失去肛门的风险。而临床上大肠癌患者在就诊时多为中晚期,5年总体生存率为55%左右,发生远端转移(肝、肺、骨等)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为14%左右。

因此,提高大众对消化道早癌的认识以及了解胃肠镜在早癌筛查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

(一)食管癌筛查对象。

40岁及以上人群符合以下任一条者,应列为食管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来自食管癌高发地区。

2.有上消化道症状。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

5.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二)胃癌筛查对象。

40岁及以上人群符合以下任一条者,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留、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4.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

5.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高盐饮食,以及吸烟、重度饮酒等)。

(三)大肠癌筛查对象。

5074岁人群符合以下任一条者,应列为大肠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便潜血阳性。

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3.有肠道腺瘤史。

4.有癌症史。

5.排便习惯有所改变。

6.符合以下任何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等。

无痛胃肠镜检查

无痛胃肠镜检查使患者可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胃镜检查需2030分钟,结肠镜检查需3050分钟。检查和治疗后,一般只需休息510分钟即可回家。做胃镜检查前不能吃任何食物,而肠镜检查前则需要吃泻药清洗肠内容物,便于肠镜的观察。胃肠镜检查仍是目前筛查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最直观、最主要方法。一些患者因为惧怕胃肠镜检查,从而错过了早诊早治的最佳时机。

消化道早癌的治疗

目前,局限在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浅层的消化道早癌,可以通过超级微创的办法,在内镜下进行黏膜剥离去除。经胃肠镜检查发现的早期病变,再经过内镜下放大、染色、超声、增强CT等检查后初步判断其范围和深度,对于适合内镜下治疗的病变可选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处理。这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内镜下治疗的新技术,可以通过人体自然管腔完成手术,避免了开胸及开腹的痛苦,保留了消化道管腔的完整性,而且住院时间短、花费少、愈合快,可以达到根治。

/于晓娜(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二科)

2024年4月19日 14:57
首页    家庭医生    消化道早癌早筛查 获益你我他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