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丨加速消除宫颈癌

宫颈癌是已经明确病因的癌症,宫颈癌主要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导致的。病因明确,也就意味着宫颈癌是可以通过早期预防和治疗就能够消除的恶性肿瘤。

 

宫颈癌可防可治,筑起防御宫颈癌的屏障,为女性撑起健康“保护伞”是每位医者的美好愿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研究员乔友林已经与宫颈癌打了20多年交道。本报记者就HPV疫苗和筛查等消除宫颈癌的有效途径采访了乔友林教授。

 

乔友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研究员

 

从源头防控宫颈癌

 

预防宫颈癌需要从源头着手,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性生活习惯,以及接种HPV疫苗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乔友林表示,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HPV持续感染及相关宫颈病变,对女性预防宫颈癌,保护自身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作为宫颈癌的一级预防策略正在全球范围内被很多国家和地区推广并实施。

 

那么,什么年龄段的女性适合接种HPV疫苗?接种疫苗有“黄金年龄”吗?9至45岁年龄段的女性接种疫苗对HPV感染有保护作用。目前,无论是二价、四价还是九价疫苗,建议接种年龄的上限都是45岁。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9至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应该作为首要接种对象。”关于接种疫苗的“黄金年龄”,乔友林解释,“早期性行为者更容易受到HPV感染,从而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9至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是免疫应答效果最好的人群,未发生性行为前感染HPV的概率较低,在感染前接种可以更有效地预防,而且年龄小容易激发更好的免疫反应,帮助青少年女性获得更好的保护。”

 

尽管HPV疫苗对于预防宫颈癌有重要作用,但接种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公众对HPV疫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HPV疫苗自费等导致一些家长望而却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HPV疫苗的接种率。乔友林告诉记者,接种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正在持续推进,相信那一天就在不久的将来。

 

重视宫颈癌筛查

 

接种了HPV疫苗是不是就可以不再做任何防范和检查?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接种了疫苗,仍可能被宫颈癌“击中”。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筛查是重要的途径。早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宫颈癌早期筛查有多重要?20多年前,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申翠兰的经历让乔友林终生难忘。彼时,乔友林正在襄垣县开展宫颈癌早期筛查活动,申翠兰是那次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因发现及时,申翠兰得到了及时治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的姐姐同是宫颈癌患者,因认知不到位、当时条件所限,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因病去世。宫颈癌筛查,改变了申翠兰这类患者的命运。

 

35至64岁的妇女要积极参加宫颈癌的筛查,至少每3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或5年做一次HPV宫颈筛查,宫颈癌筛查是为了发现已经存在的癌前病变,及早进行干预。从HPV感染到发展成宫颈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从感染到癌前病变这个阶段一般5年左右,从癌前病变进展到宫颈癌大概10至20年时间,越早发现就能越早进行治疗,筛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了解宫颈癌的早期症状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增多、性生活后出血等。除了上述症状,还应留意持续的下腹痛或腰痛,这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信号。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早期症状可能与多种妇科疾病相似,因此,仅凭症状判断并不足以确诊宫颈癌。”乔友林介绍,“为了确保准确诊断,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一系列的医学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宫颈细胞学检查(如巴氏涂片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以及可能的活组织检查。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发现宫颈细胞的异常变化,从而早期发现宫颈癌或其前驱病变。因此,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对于预防宫颈癌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来说,定期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的有效手段。”

 

做到早诊早治

 

宫颈癌筛查能够及时发现异常病变。从发现感染到癌前病变这段时间,尽快进行阻断治疗,可以阻断其向宫颈癌发展,从而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乔友林说:“大部分宫颈癌前病变是可以在门诊进行有效治疗的。如果拖到中晚期才发现并治疗,不仅要经历住院治疗、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治疗过程风险也会提高。”

 

有研究表明,宫颈癌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发现和治疗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30%,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提高生存时间、减少整体医疗支出。

 

相关链接

宫颈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

 

2022年我国新发宫颈癌病例15.1万例,发病率为13.8/10万,居女性癌症发病的第五位,当年死亡病例5.6万例,死亡率为4.5/10万,居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六位,宫颈癌严重危害广大女性的健康,防控宫颈癌至关重要。

 

根据国际上的共识,宫颈癌防治采取三级综合预防策略:一级预防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HPV疫苗接种,主要是减少宫颈癌的发生。二级预防措施包括宫颈癌筛查、癌前病变的治疗,主要是促进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三级预防措施包括给予确诊宫颈癌的患者临床治疗、健康管理和康复支持等,主要目的是减少宫颈癌导致的死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加快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保护和增进广大妇女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全国妇联等10部门在2023年共同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

 

我国还从2009年开始,在国家层面设立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全国妇联共同组织实施,为35至64岁的妇女提供宫颈癌的筛查服务。各地依托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开展主动服务,接受免费筛查的妇女群体在不断扩大,宫颈癌的治疗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一系列工作在保障女性健康、提升女性预期寿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本报记者 王玥

2024年12月12日 11:32
首页    健康中国母亲行动    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丨加速消除宫颈癌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