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守门人】吕昌静家庭医生团队:以真心换真心,用专业守安康

导语:2024“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组织,关注并鼓励在家庭健康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经过多维度评审,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个案例最终入围。我们期待通过这些优秀案例的带动引领,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健康服务和家庭健康守护中,携手共建健康中国新篇章。今天是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桂花坪街道百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吕昌静家庭医生团队的故事。

 

填表、测血压、抽血、B超、心电图、中医辨识……吕昌静家庭医生团队的成员们如精密的齿轮般协作运转,他们分工明晰、条理有序,在社区体检现场一刻不停地忙碌着。这支家庭医生团队由吕昌静、范艳、陈文峰及胡平芳四位医师组成,团队主要负责为居民建立并更新健康档案,提供优先预约就诊服务,慢病长处方服务以及重点疾病的检查和随访服务等。

 

吕昌静在给患者测量血压

 

仁心仁术 以患为亲
一次,一位伯伯因咽喉干痒来就诊。吕昌静医生检查发现他咽喉微红、无化脓,心肺、血压均无异常,也没有咳嗽、头痛等症状。问诊得知他平日体格强健,也没有什么基础病,吕昌静便建议先开些口服药和喷剂回去观察。


“就这样吗?不用验血拍片?”伯伯一脸惊讶。原来他刚在别院经历了几百元检查没查出什么,还被要求住院进一步检查。吕昌静解释,症状初发且无其他异常,过度检查反而增加负担,若有不适再随时复诊就好。伯伯听完竖起大拇指:“那我要给你点个赞了。你们是真的为患者着想!以后看病就认准这儿了。”


“他们的认可和依赖是我工作的动力。看到他们健康幸福,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了。”吕昌静说。


在桂花坪街道百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仅仅是一种医疗服务模式,更是一种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健康服务关系的承诺。


“我的情况你是知道的。”这句话成了医患间新的开场白。与居民签约后,他们的健康状况、用药情况以及身体变化,都会逐渐被家庭医生了解。每次他们来就诊时,医生只需打开系统,就能快速调出他们以往的就诊信息。相比于常规到医院就诊的患者,签约居民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会更加高效。


为了提供更贴心更精准的服务,家庭医生团队定期进行随访,确保管理无缝隙覆盖所有的签约居民;不断学习沟通技巧和心理学知识,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咨询、情感支持等服务,还定期组织老年心理健康活动;根据老年人的基因检测结果、生活习惯等更多个性化因素,不断优化健康管理方案,提供精准的疾病预防和干预措施。


“真心换真心”成了滋养医患关系的最好养料,医疗成了带有温度的持续守护。

 

创新驱动 服务升级
桂花坪街道百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吕昌静家庭医生团队在慢病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形成了自己的创新特色模式,包括医防融合、三师共管、云控管理等。


医防融合将健康教育、预防干预、慢病管理和临床诊断融为一体,通过摸排、送医送药、督促服务和跟踪随访,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针对性。


三师共管模式则由大医院专科医生、基层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师共同为签约对象提供服务。三院的专家也会定期到社区开展讲座和检查。


云控管理是另一大亮点。通过云平台,团队可以实时掌握患者的基本体检信息和用药情况,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及时告知家庭医生介入处理,并追踪患者后续就诊和病情情况,确保健康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除此之外,团队还积极拓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增加上门护理服务项目,如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压疮护理等,通过线上平台实现预约、服务跟踪和评价。

 

不忘初心 使命在肩
“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医生就是选择奉献。”这句话,是吕昌静的初心,也是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扎根十余年的真实写照。


病人生病不分节假日,基层医生的工作也没有暂停键。吕昌静和团队里的其他医生一样,他们的白大褂上没有耀眼的光环,却浸染着万家灯火的温度。社区卫生服务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抢救现场,有的是高血压老人颤巍巍递上的血压记录本,是糖尿病患者深夜发来的用药咨询,是新手妈妈面对婴儿湿疹的焦急询问……从医学生到家庭医生,他们在平凡的日常中书写不凡,始终铭记着“健康守门人”的责任。


“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培训,承担巨大的责任。那必然对自己的家人小孩付出就会少很多,有时候家里人难免还是会有点意见的,但是总的来说都是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的。”吕昌静笑着说。春节值班时,诊室门外飘来的饺子香;孩子家长会缺席后,孩子在作文里写下“我的妈妈是社区英雄”……这些日常碎片,拼出千千万万吕昌静这样的基层医者的奉献图谱。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能直接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这种使命感让我坚守岗位。社区居民健康需求多样且迫切,能为他们提供预防、医疗、康复等全方位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健康问题,我深感满足。”吕昌静说。


基层医院在设备配置与服务水平上,与大医院有着客观差距,虽然现在分级诊疗已经相对完善,但群众“小病奔大医院”现象依然普遍。为此,百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促进健康管理、增强社区参与、优化资源配置、进行信息化建设、加强多部门协作等,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


“以真心换真心,用专业守安康”,以吕昌静为代表的家庭医生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破解基层医疗难题。以社区为卷,以初心为笔,他们继续书写着“健康守门人”的时代答卷……

文/王雅涵

2025年3月17日 13:32
首页    健康守门人    【家庭健康守门人】吕昌静家庭医生团队:以真心换真心,用专业守安康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