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健康好声音】人大代表谢丽接受中国家庭报专访:以文旅为笔 绘就家庭健康“山海画卷”
北京的三月春意渐浓,会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旅行社总经理助理谢丽的房间里,仍亮着一盏灯。桌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满是学习笔记和标注,其中几页被她细心地折了角,那正是她今年建议的重点所在。这些建议,紧扣着行业发展与民生关切,都是她通过一场场调研“走”出来的。
2025年全国两会,谢丽带着多份沉甸甸的建议赴京。作为文旅行业的代表,谢丽深耕行业23载,从普通导游成长为“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她致力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广中医康养健康旅游新模式,助推舟山从“旅游目的地”向“健康目的地”发展。她的工作不仅体现在建议中,更体现在她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诠释使命的行动上。
此外,热心公益的谢丽,多年来先后资助8名学子,用行动诠释着“家国情怀”。在家庭中,作为母亲与妻子的她,倡导“清淡饮食、运动疗心”的家风,将健康理念融入海岛家庭的烟火日常。
谢丽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旅行社总经理助理
关注民生:文旅融合里的“健康密码”
“许多老人随子女迁居外地,却因数据壁垒无法及时领取补贴,这是家庭养老的痛点。老龄化叠加人口流动,亟须打破‘信息孤岛’。”今年两会,谢丽提出《关于推进高龄老人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数据全国共享的建议》,她建议,建立全国性数据平台,通过身份证号索引实现跨省互通,“让福利跟着人走,而非困在户籍里”。
这份建议的背后,是谢丽多年扎根基层的观察。在普陀山担任“指定导游”时,她常遇到外地老人因证件不全无法享受景区优惠,“家庭出游本是乐事,却因数据衔接不畅徒增烦恼”。她将“小家”难题转化为“大家”议题,推动政策更加亲民。
图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旅行社总经理助理谢丽在会后继续工作
国潮消费:让家风文化“活”在旅途
在《关于推动国潮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谢丽特别提到“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支持国潮品牌讲好中国故事”。“许多古村落的家训牌匾、祠堂文化,本身就是旅游资源。”
此外,谢丽强调,“文明旅游是新时代家风的延伸。”她将健康理念与行业规范结合,持续推动酒店(宾馆)行业垃圾分类限制塑料用品、一次性用品行动,“酒店客房取消‘六小件’,引导大家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让游客将环保意识带回家”。同时,她倡导加强文明用餐引导,推行公筷公勺制度,“一餐饭的仪式感,传递的是家庭卫生共治的文明新风。”
康养旅游:从“诗与远方”到“健康港湾”
图为谢丽为游客进行讲解
作为“健康浙江”建设的亲历者,谢丽深度参与舟山“文旅+健康”融合实践。2023年,舟山市在健康浙江建设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二,“海上音乐之城”“海岛赛事之城”等IP带动全民健身热潮。“一场环岛骑行赛事,既能创造经济效益,也能让家庭成员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她举例,2024年环舟山自行车骑游大会吸引超万名参与者,配套“亲子互动”“户外运动”等活动,让健身活动从“个体行为”升华为“家庭纽带”。
展望未来的发展之路,谢丽更是信心百倍。谢丽介绍,下一步,她将聚焦“开发海洋疗愈IP”,进一步挖掘“海洋+健康”的独特资源。“海岛家庭世代‘靠海而生’,未来更要‘靠海养身’。”她认为,康养旅游能串联起“一老一小”——老人可体验中医药养生调理,孩子能参与海洋科普,家庭健康需求与文旅供给精准对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谢丽建议开发“候鸟式康养公寓”长住服务,配套慢性病管理与文娱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高品质、多元化的健康养老选择。
我家的健康故事
清淡餐桌上的健康哲学
“厨房少一勺盐,病床少一滴泪。”在谢丽家中,健康是朴素的日常哲学。作为土生土长的舟山人,她家餐桌以清蒸方式为主,“食材新鲜,何须重油赤酱。”谢丽全家平常饮食清淡,这一习惯甚至影响了结对资助的学生家庭。“去年寄去舟山带鱼,还附上了低盐食谱。”她说道。
运动是谢丽家的“第二餐桌”。全家人会定期沿着东海云廊徒步,她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总冲在最前面。“与其说教,不如带孩子用脚步丈量健康。”谢丽说,“健康家风,就是全家人携手并进,共同探索更远的路途。”
文/朱燕
图/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