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健康好声音】人大代表张俊杰接受中国家庭报专访:以“动心”连民心,用创新护生命

春归万物生,策马踏新程。3月11日晚,在参加完两会返程的列车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仍沉浸在两会的热烈氛围中——从在代表通道上娓娓道来两个“动心”故事,到在审议现场热议报告、建言献策、畅谈感受,再到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面对面向总书记汇报自己的履职体会……一幕幕如纪录片般在脑海中回放,组成了张俊杰的履职记忆。

 

张俊杰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

 

亮相“代表通道”,“动心”故事为何难忘?

 

“3月5日上午8时10分,作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中首批亮相的六位人大代表之一,我第三个走上发言席。”提起在代表通道上的分享,张俊杰记忆犹新,他仍清楚地记得发言的时间和次序。

 

图为张俊杰在“代表通道”发言

 

“我讲了两个‘动心’故事,一个故事围绕治病救人,另一个故事围绕代表履职”,张俊杰回忆。一种“动心”是来自他做心脏手术中的“动真心”,2015年,张俊杰带领团队为82岁重症心梗患者刘先生实施微创介入手术;6年后面对患者严重心力衰竭,张俊杰克服患者高龄无法耐受外科开胸、心脏停跳的换瓣手术以及进口瓣膜被国外垄断难题,毅然采用其团队参与研发的国产二尖瓣夹配合微创介入手术,成功为刘老修复了瓣膜。

 

“另一种‘动心’是一名医生面对每位患者时涌动的良心和人大代表的初心”,这是张俊杰在“代表通道”发言时对“动心”的另一种定义。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张俊杰把群众的“心事”放在了心上,一线问诊发现的患者的“急难愁盼”问题都会成为张俊杰履职建言的线索。目睹患者拎着大量胶片袋辗转求医且信息量受限的困境,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张俊杰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医学影像“云胶片”应用的建议》,得到相关方面高度重视。当年5月,江苏率先建成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接入,全省全年可为患者减少重复检查费用约20亿元。

 

两个“动心”故事串联起张俊杰的职业使命与人大代表的履职责任,见证着张俊杰的医者仁心和国产技术的突破创新,也彰显了张俊杰作为人大代表的初心,“我的建议能够落地,真正造福百姓,也激励着我继续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梳理成一份份针对性强、惠及面广的意见建议,为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张俊杰说。

 

深耕技术创新,中国技术如何“出海”?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会上,张俊杰面对面向总书记汇报了20年来团队在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上的点滴工作。

 

张俊杰介绍,这些年来,在自主攻关方面,团队通过攻坚克难,研发出治疗肺高压器械和原创技术;在推动中国技术走出去方面,团队赶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手术带教、学术交流,将中国的原创技术、原创装备带到更多国家,用新技术为世界各地更多患者重建“心门”;在对口帮扶方面,多次到新疆伊犁开展医疗帮扶,培养更多新生力量,在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我想借由这些成绩向总书记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医生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材料国产化率显著提高,质量进一步提升,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无国界,我们的原创技术、原创装备已经大跨步走出国门,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作用。”张俊杰告诉记者。

 

图为张俊杰准备手术

 

技术突破一直是张俊杰耕耘的方向,他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创新,扎根临床与科研一线,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身为一个临床心血管医生,平时不光是要治病救人,而且要针对临床中的难点痛点,做技术上的突破,更重要一点是要做医工结合。” 2024年,张俊杰指导俄罗斯医生对一位84岁老太太完成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在患者体内植入中国国产心脏瓣膜,这是张俊杰和团队攻坚克难的成果,也是医工结合的典范和国产医疗器械走出国门的缩影。

 

“总书记勉励我们有了很大的进步,要继续往前跑”,张俊杰表示,总书记的话让他深受鼓舞,倍感自豪,他向总书记介绍自己作为首席研究者的经导管三尖瓣置换的临床研究很快会启动,将继续努力为人民健康事业再立新功。

 

关注“被误解的群体”,多动症(ADHD)儿童教育怎样破局?

 

今年两会,张俊杰还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需求,关注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儿童群体,作为一个心血管领域的专家,他为什么会关注到ADHD儿童群体?

 

这源于他在社区义诊时的经历:一位老人因孙子“调皮捣蛋、难以管教”向张俊杰倾诉,他敏锐判断孩子可能患ADHD,建议老人带孩子去检查,检查确诊后,家长积极配合治疗并改变教育方式,孩子情况渐渐好转。这让他意识到多动症儿童是容易被大众忽视的群体。两会期间,张俊杰提交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对ADHD学生教育支持的建议”。

 

“孩子上课容易开小差,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拖拉,如果家长和老师发现这类情况,要及时去专病门诊诊断治疗。”对疾病认知的缺失比疾病本身更可怕,对于家庭和学校来说,张俊杰认为提升对于ADHD的认知能力尤为重要,“ADHD儿童很容易被贴上误解的标签,很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及时治疗和身心健康”,对此,他建议可以通过媒体在全社会开展科普,破除认知坚冰。

 

张俊杰认为当前我国ADHD儿童的教育支持仍处于起步阶段,而ADHD儿童的教育支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只有构建包容性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帮助ADHD学生发挥潜能,避免因误解与忽视造成的“二次伤害”。

 

体重管理成健康中国新焦点,何以实现“健康体重”?

 

今年两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

 

“超重和肥胖,不光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甚至是很多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还是比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我非常支持‘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体重管理要战线前移,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作为心血管病医生,张俊杰认为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恰逢其时,也是健康中国战略落地的重要抓手。如何进行体重管理?张俊杰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要控制饮食,管住嘴;要增加运动,迈开腿。对于肥胖或严重超重群体,可选择前往医院肥胖门诊,由专业医疗人员给予专业建议。”

 

谈及自己日常如何管理体重,张俊杰表示,自己经常利用碎片化时间做拉伸运动,也会在空闲时间进行快走等有氧运动,“不只是为了管理体重,更是为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自己健康了才能救治更多患者”。救治更多患者,为更多人发声,为社会的健康福祉发声,是张俊杰一直以来的初心。

 

夜色中,张俊杰走出车站,南京的春寒尚未褪尽,但他的内心却激情满满,两会虽已闭幕,履职还在继续。这趟归途,不仅是地理上的回归,更是一场使命的再出发——在健康中国的征途上,张俊杰踏上全新的征程,他将继续以“动心”连民心,用创新护生命。

文/王玥

2025年3月20日 16:52
首页    两会健康好声音    关注    【两会健康好声音】人大代表张俊杰接受中国家庭报专访:以“动心”连民心,用创新护生命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